我读:
与他人的渴望联结,就是怕让对方被尊重,感到被接纳,感到被爱,感到有价值。
倾听就能让生命的能量运转。通过提问探索对方,就是积极的倾听,当人被深入地倾听时,情绪会健康地流动,对自己也会有更细微的觉察,跟自己联结会更为深入。
我思:同一件事,本意是一样,因为不同的表达,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那么如何表达才能更好的联结到对方呢?
我行:书中有一个案例说想缓解和母亲的关系所以邀请母亲一同出游,因为邀请者和母亲关系不是很融洽,所以在邀请时没表达出爱和看重,让母亲感觉到不被重视,不是诚心诚意的邀请,可去可不去,去不去都没关系,这让对方感觉到不被重视,你们商量好了才来通知我一声,感觉只是礼貌性的知会一声,对方感受不到爱和关怀。
其实我的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镜头:爱人打有夜宵回来,让孩子去邀请爷爷出来吃夜宵,孩子是这样表达的:爷爷吃夜宵谋?我让孩子想想换句话说,刚才只是礼貌性的知会一声,并没有表达出你的诚意,我们可以说:爷爷出来吃夜宵了。这样表达呢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虽然爷爷不吃,但是用后面的那种方式,爷爷就算不吃也会出来和孩子互动。平时出游时我也是尊重老人的,先邀请,当老人犹豫时,我也会不想去,当老人觉得自己很重要时,也会做出调整,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去而影响计划,所以公公常会因为不扫兴而一同出游,表达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