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
小学的时候,为了应付暑假阅读的规定,浏览了一下莫泊桑的《一生》,后期回忆起来隐约只记得是一个悲剧故事,仅此而已。这次为了鑫鑫的论文又阅读了一次。顺便看完了电影,史蒂芬·布塞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思路我实在更不上节奏,看得我云里雾里。
故事情节属于比较普通的设定:天真的贵族少女遇到渣男,然后过上了悲惨的生活。故事背后隐射出来的几个观点即使现在也可以作为我们生活参考的对象。
主流社会观:人多的一定是对的吗?——自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的人性就像开闸了的洪水一泻千里,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个性解放,倡导人文精神渐渐在大众里流传,享乐主义开始盛行。也正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贵族夫妻之间相互出轨,追求肉体的享乐成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常态,贵族们对这种行为呈放任自流状态,只要不发展到明面上,私下里如何放荡都是被允许的。有法国史学家这样写到:不正常的夫妻关系已经成了正常夫妻间的一部分。在《一生》中,雅娜原本可以通过家庭调节结束这段悲剧婚姻,但也正是这种社会风气的蔓延,使之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雅娜的父母也曾经风流放荡,各自享乐,所以他们接受了于连对婚姻的不忠,而到最后保尔也在社会的影响下走上了情欲的道路。
宗教观:圣母婊们管好自己就好了,干嘛把自己的想法嫁接到别人身上——雅娜和于连的第一次婚姻摊牌就是在神甫自以为善意的劝说下表面上重归于好。神甫一直劝导着作为受害者的雅娜选择原谅,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花心成性的于连是不是会真的会因为妻子的大度宽容而感恩最后浪子回头?在这里神甫充当的角色是自以为圣母一样的好人,通过一种自以为救世主的心态来改变世界,实际上只是神权的束缚者和维护者,迂腐残忍。
婚姻观:女人要嫁个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差不多的人,三观合拍了才可能生活长久——以前一直觉得门当户对是电视剧和小说上才会出现的老派作风,现实中怎么会出现这么奇葩的想法呢,当然支持恋爱自由了。但是越长大,越会发现这个门当户对也是靠谱的,以前对门当户对这个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里的门第不单单是指着经济条件上的差别,而同时也是在类似物质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很大概率上三观也相似一些,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习惯上也会更合拍一些。——划重点,大概率事件。不是绝对事件。但是有大概率总好过没有——毕竟当你提到亚当,你不知道对方会回复的是夏娃还是兰伯特还是斯密。——精神层面的相似真的超级重要。这不是长得帅就可以的。
除却上述这些,整个故事还涉及了很多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雅娜从小像温室里的花朵一般的圈养和保尔从小溺爱的生长环境。典型的没有熊家长就没有熊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真的决定了这个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三岁看老的古话现在看看真的好有道理。难怪那些环境论者大胆提出——给我100个孩子我可以还给你任意想要的样子。
闪婚问题——雅娜和于连的初次相见,在短暂的相处中,看到了对方的闪光点:帅气、优雅、饱学。在这些闪光点的冲击下选择性的忽略了婚姻和爱恋本质上的区别,在对对方三观、人品、信仰等重要方面没有做好更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草率地做下决定,完成了婚姻的结合。这不仅是雅娜的悲剧,亦是现今很多女性的悲剧。诚然,少女时期的浪漫与天真是人的天性,无法压抑,正如歌德所言: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毋庸置疑的是,婚姻是注定每个人都要进行一次的赌博。但是在决定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三思而行。
女性独立问题——雅娜把所有的情感都注入在于连和保尔身上,反倒是不关心自己了。这是很多女性的通病,莫泊桑在这一点女性心理分析上还是把握的确切。女人是不是越独立,可以活的越高级的?这个显然不一定如此,但是稍微加强一下独立意识还是要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倘若不将关注点置于自身,而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极不不稳定的外界,那么就会失去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控制,并且全部依赖于外界的情绪回馈,也注定了悲剧的产生。我们可以为别人着想,但是首先必须为自己好好生活。每个人能决定自己的选择,也应该做好对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受任何人支配,也没有权利去支配任何人。
《一生》中最后说:“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 萝莎莉最后的出现也是出于这一主题。倘若没有萝莎莉,雅娜一定是“意想中那么坏”。尽管萝莎莉和雅娜在遇到于连后都遭遇了不幸,但结局却大相径庭,这也是是否拥有面对生活苦难的勇气和信念之间的差别。 《一生》最后留给我们的既无希望也无失望。
现在的女性也依然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待遇,也依然有着无数女性经历着现代社会独有的悲剧。但我们应该不屈地活着,不屈服于命运的支配,不该沦为男性的附庸品。古人言: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
岁月会被掩盖,过往亦会消失,回首心中那份执念,依然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