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乎道则明于理。
“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
”
黄帝曰:病厥而冬见左脉浮迟者,其病既在肾,其痛既在腰矣。而病又有患颈痈者,本一证也,而治各不同。
或以石为针而治之,或以小针而治之,或以艾灸而治之,病皆得已,是治未有定法也。然有一病必有一治,不知真正治法,究安在也?
“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瘜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岐伯对曰:此病之名虽同,而治之等有稍异者也。
彼夫痈因邪气内积,久之肉腐而将成脓,皮肿而犹未溃,是谓瘜也,宜开针以除去血气,使邪即从针开处而除去之。
若夫痈气已盛,既溃成脓,属血聚不散者,则又宜石针以泻血气之聚,使邪之聚者,即随石针而泻去也。
经所谓同病异治者,即此也。至若灸之一法,惟除毒一症乃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