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笔记
6. 宽容对人对己都有益
首先,宽容意味着不再心存疑虑。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从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被人不理解或不信任,但不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
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心理学家指出:
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其次,宽容意味着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上大方磊落的台阶。
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
再次,宽容意味着不再患得患失。
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
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自己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
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
最后,宽容意味着我们有良好的心理外壳。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成为一种无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
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
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7. 学会忍耐,得成于忍
真正成大事的人,不一定是旷世奇才,但一定有惊人的毅力,而这种毅力往往是在忍耐中表现出来的。
人要学会忍耐,因为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别人对自己有误会,也可以通过时间来证明。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生活中的很多无奈完全可以交付给时间来检验。因此,自己没有必要将这些包袱时时压在心头。
当然,忍耐和坚持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谦让,一味地谦让往往是懦弱的表现。要懂得去追求和拥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以后就要倍加珍惜。
忍耐和坚持是人生负重前行的两大精神动力。
8. 控制你的愤怒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听之任之,则会成为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碍。乐极则会生悲,而盛怒之下更容易作出傻事、蠢事,事后又满世界求购后悔药。
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驾驭情绪,而失败的人常让情绪驾驭。愤怒时,不能控制怒火,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总之,情绪失控有百害而无一利,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修身养性,学会宽容是制怒的最好方法。遇到不随意的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保持理智,不感情用事,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突然的险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