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实名制杀手”,虽在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当中其发病率并非榜首,只是屈居第二位,但是其病死率可是最高的。全球每年约有20万的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其中12.5万女性会因此丧命。即便是在我国,这个数字也并不乐观,而且我国卵巢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大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以往认为的“年轻就是资本”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为卵巢癌的发病比较隐蔽,早期患者并没有明显不适和症状体征,大概有八成的患者来医院就诊的时候都已经处于晚期了,这导致卵巢癌的治愈率十分低,五年的生存率只有20%左右。我们对于肿瘤疾病的研究最困难的大概就是病因了,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也不是十分明确,但确定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让我们远离这个可怕的健康杀手。
1、 卵巢癌喜欢盯着一整个家庭
卵巢癌这个杀手喜欢盯着一整个家庭,经常看见一家子有血缘关系的多个女性患有卵巢癌。有些人会感慨为什么是自己这样倒霉,倒也不是卵巢癌这个讨厌的家伙非要让悲惨延续在一个家庭里,这么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发病是因为卵巢癌的发病与某些易感基因有关。在对大量卵巢癌患者的基因检查调查中发现,约有5%-10%的患者当中都存在有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1(BRCA1)和BRCA2的突变。这也就是说,存在BRCA1和BRCA2突变的人,有极大的概率患有卵巢癌。
基因检测在我国还不是很普及,能做的医院少、技术含量高、医疗费用高,所以不是每一个女性都需要做基因检测来看看自己是否会患有卵巢癌。家里面有女性亲属患有过卵巢癌的朋友们,每年体检多一个卵巢检查就可以了。
2、 卵巢癌患者盯着未婚未育的女人
有研究表明,相较于从来没有生过宝宝的女性,有过生产经验的女性患有卵巢癌的风险会明显下降,而且这种优势会随着生产次数的增加而愈加明显。多生产一次卵巢癌发病的风险会降低10%左右。但是流产不算是生产,而且流产会增加其患病概率。有过人工流产经验的女性患有卵巢癌的概率是其他女性的5倍左右。
那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上地希望女性多多繁衍?当然不是!
持续性排卵会导致卵巢上皮的损伤、加快卵巢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也就是说,卵巢一直处于排卵状态没有得到“休息”会大大增加“生病”的概率。怀孕的时候卵巢是不排卵的,这相对于从来没有怀孕经验的人来说,就相当于是对卵巢的一种“放假休息”。而人工流产的时候,卵巢不仅没有得到休息,反而得到了来自外界的不良刺激。因此未婚未孕和有流产史的女性更易患有卵巢癌。
哺乳期的女性卵巢也是处于长期无排卵的状态,因此母乳喂养小孩不仅对于孩子有很大的好处,对于母亲自己也是一件十分有利于健康的事情。
3、 卵巢癌喜欢盯着生活“混乱”的女性
年纪小的时候经常会有妈妈在耳边唠叨:“早点睡觉,不要熬夜,多喝热水,不要抽烟,不要喝酒,多多锻炼”。这些话听起来确实有些缺乏新意,但都是规避卵巢癌的“济世良方”。
美国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周运动至少1.5小时可以有效降低卵巢癌的发病概率,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心灵鸡汤”,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确实有效的健康方法。运动的时候可以释放激素、炎症介质和免疫复合物等帮助卵巢上皮细胞回避癌症的可能。
另外,高脂肪的饮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卵巢癌的高危发病因素。
如果你是生活混乱、昼夜颠倒、吃喝无度的人,那么只能祝你有份买彩票的幸运了,大概只有这样才能不患卵巢癌。
卵巢癌的发生是遗传、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严重疾病,因此治疗的时候也是这几方面共同作用。对于任何疾病最好的治疗都是预防,防大于治是对于我们广大患者来说最好的、最实用的方法。希望所有女性都可以一直美下去,像花一样盛开一季。
参考文献:
1、 国家妇产科学杂志2013年2月第40卷第1期 《卵巢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作者:赵文华,宋静慧
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0月第7卷第19期 《卵巢癌的病因假说及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者:邵婷,陈秀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