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想写很久的专题。
本周讲的是一个游戏:意大利面棉花糖高塔挑战。一个我在大学四年里玩过的团队游戏,也跟别人分享过很多次的游戏。
游戏以4-6个人的小组为单位,要求团队在指定时间内(我们用的18分钟)用提供的道具:意大利面,胶布,剪刀,绳子搭建一座塔,比赛谁的塔搭的最高。而最关键的是,塔的顶端需要插上棉花糖,裁判在测量各组塔的高度的时候,塔不能依靠人的外力立起来。
这个风靡全球的团队游戏,看似简单,其实充满挑战。
TED曾经对这个游戏做过专题的演讲,主讲人分享了这个游戏获胜的关键要素,也分享了许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结构层次,甚至改变游戏中时间、激励等要素,所导致的不同游戏结果。
其中,里面分享到了一点:在国外,幼儿园的小朋友搭出了相对较高的塔,而且结构也是最有趣的。很神奇吧,恰恰因为这个结果,我很好奇,在我们的小学生中,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
18分钟的实验
二年级属于低段组,四年级是中段组,六年级则是高段组。那么,表现会不一样吗?
二年组:鉴于我们班人数太多了,受限于物资数量,只能分成每组7个人,6个组。
四年级1个班&六年级2个班:4-5人一组,同样是6个组。
第1个5分钟:
二年级:低年级的同学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讨论怎么搭的问题,因为知识结构有限,他们也不了解怎样搭最稳定,所以大多数时间还是各抒己见的。虽然我一开始给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这个小提示,但并不是所有人受限于这个点。
四年级:很嗨,学生都热情满满。没有过多讨论大家就开始搭塔基了。
六年级: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六年级学生,大多都按提示说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去搭低级,不过从一开始各组就有1-2个“打酱油”的学生。印象很深刻的是,六年级的一个同学一开始说了这么一句:当然是越高越好!
第2个5分钟:
二年级:这个时间基本各组处在于搭建塔基的阶段。由于组内人数太多了,每个组开始出现了1-2个不参与,静坐观看的人。大家的分工也开始不明确起来,卖力的很卖力,吃瓜的依旧在吃瓜。塔基搭建起来,各组的形状各异,有三角形的有圆柱形的也有“不知道什么”形的。
四年级:搭起来的组塔基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没搭起来的依旧在零散的面条中徘徊。不过比较高兴的是,有一个组已经开始把棉花糖拿起来用了,他们把棉花糖插起来,尝试承重。
六年级:
六年级是分两个班进行的,其中1班处在塔基搭建阶段,大家七嘴八舌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不过从结构看来,都是千遍一律的三角形。我们留意到有一个组的塔基多重加固,相对很稳定,我们断定这组会是赢家。
在2班的情况,我们很开心看见有一个组试着将棉花糖插在塔顶尝试承重,他们意外地发现塔顶插上棉花糖很容易倒,所以他们抓紧加固了塔。至于他们的形状结构,大家左看看右看看,基本都是维持三角形的形状。
第3个5分钟:
二年级:当提示第3个五分钟的时候,很多组的紧张起来了,不过各组的棉花糖依旧安静地睡在桌上,包装依旧完整。在这个阶段,大多数组都在为着高度努力,试图让自己的塔在高度上取胜。
四年级:一样的紧张起来,甚至有同学已经站到凳子上,企图让自己的塔比别人高,大家的关注点依然是放在如何成为“最高”,除了刚刚的那组有用到棉花糖,其他组都忽略掉了棉花糖。
六年级:1班除了塔基很稳定的那组之外,有一个组试起了棉花糖,该组同样发现了承重的问题,然后开始把自己的高塔卸下来加固中层。
2班,试用了棉花糖那组,底层加固好了,开始加固中层了。其他组依旧在为了把自己的塔建得最高不断地接驳意大利面,棉花糖并没用上,不过从结构上看,有一些组还没插棉花糖就已经站不稳了。
最后3分钟:
二年级:有一个组缓缓把棉花糖包装拆开了,老师也实在看不下去,再次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插棉花糖。然而,当各组在自己的塔顶插上棉花糖的时候,大多数的情况是:扑通,塔上的面条受力不足,纷纷“倒戈”,已无力回天。
四年级:老师再次看不下去,再次提醒了无论如何要抓紧时间插棉花糖。这个时候,如二年级。一开始使用了棉花糖那组也并没取得优势,因为塔基还是有不稳的地方。有一个组最后放弃原来的塔,重新用一根根等长的面条插到棉花糖上,企图做一个简单的圆台结构。
六年级:在六年级依旧是需要老师提醒插棉花糖的事,但大多数的组都是在最后一分钟才插上的,情况显而易见了。
1班塔基稳的那组在研究如何插棉花糖能让塔摇得不那么厉害,而最先试用棉花糖的那个组放弃了高度,努力在把塔的中层加固。
在2班,插棉花糖的时候同学们都得爬上凳子上插,太高了,然而也是因为承重太大,塔顶无法承受,无力回天倒地。而从一开始就用上棉花糖的组同样在研究如何插糖,能让上部分的摇动没那么剧烈。
结果:
二年级:以三角形为结构的组都因为高幼的塔承受不了棉花糖之“轻”而倒下了,唯有以圆柱为结构的组高塔勉强坚持了3秒种,34cm的高度。(顺便一提,该组大部分是班上优等生)
四年级:最后只用2分钟做的简单圆台以25cm的高度获胜了,因为并没有其他组的塔能立起来。
六年级1班:两个组立起来,其中塔基稳定的组以73cm的高度立起来,另一个把高度拆卸下来的组也以52cm的高度顺利立起来了。(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组都有一个很出色的领导者)
六年级2班:一如我们所料,那个一开始就用棉花糖的组成为了唯一的获胜者,72cm高度。其他组的基本都立不起。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有一个组的塔基是比较坚固的,我们尝试把他们塔的第三层卸下来,插在第二层的时候,也能顺利立起来。
拆了一层的组其实就可以立起来了
这么看来,似乎只要把塔能立起来的组就是胜者了。
几个获胜关键
(1)团队分工。注意,这是个团队游戏,并不是个人游戏。是一家独大还是七嘴八舌,每个人在这游戏的定位很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
(2)棉花糖。棉花糖是这个游戏中最重要的东西,毕竟它既决定了高度,也影响着塔的稳定性。看似听似很轻的棉花糖,往往会给你“意外”。
(3)塔基的稳定性。底座是最重要的,这跟盖房子是一样的道理。
(4)时间管理。每个阶段做什么?
(5)塔的形状: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但是三角形一定就是能立起来的结构吗?这个形状的设计影响了整个塔的稳定性。
……
当然,不仅限于以上各点,这是一个十分考虑综合因素的团队游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孩子的塔搭建不起来?
“高度”胜于一切
正如之前提到过的,有个小孩说:当然是越高越好。 正如大多数孩子们哪怕到了最后的3分钟,依旧在为高度而努力。
作为老师的日常,在与家长打交道的时候,最怕家长提成绩的问题,但这确实也是常态。很多家长会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判断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们,也把追求高分当作目标。
在游戏中,大家都争相为了取胜而搭建高塔,既对塔基的稳定性缺乏考虑,更没有在意那颗看起来“轻”的棉花糖。
学生在这个游戏之中,体现出来对于目标预期管理的不足。当大家都为自己的高塔欢呼雀跃的时候,结果棉花糖放置塔顶,塔一下子承受不足倒塌了。这个启示是:学生真的有把目标想好吗?目标是正确的吗?甚至说,有考虑过目标吗?
我们是搭比别人高的塔呢?还是搭最高的塔?这取决于你对塔顶的定位,是一个位置还是预期的目标?
有很多组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塔基不稳,我着重跟学生分享了这点。有人把目标定得天高,希望一步登天,正如学习的时候投机取巧,结果基础不扎实,知识点、成绩就像这塔一样塌方了。有人定目标兼顾可行性,这次先进步个10分,下一次再进步个10名,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往向上,结果基础扎实了,上面想怎么高就怎么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外国幼儿园的小朋友能搭出高塔的原因。他们在每一层塔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地测试塔的稳定性,优化完善每个层次的结构,所以得以取胜。(下图是成人和小朋友搭塔的步骤对比)
这对我们的教学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同样的游戏和规则在此前教师培训的时候,也仅有一个组以40cm的高度取胜。
在我们普通教学法中,逆向计划是个很基础的教学设计逻辑。逆向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最终目标。那么,我们有考量好这教学目标的导向吗?过高吗,过低吗,基础扎实吗,这符合学情吗。
(PDC上,我们的老师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了同样的游戏)
“领导者”和“围观人”
游戏结束,我问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在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吗?
这是一个4-5人为单位的团队游戏,既然是小组合作的游戏,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就很重要了。当然,小学生们不会像大人在这个游戏中那么“锋芒毕露”,更不存在着因为定位塔的形状结构争论不休的情况。
但在我们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参与度的问题,主动和被动。日常活跃的学生表现积极强势,而内敛害羞的学生一般都是安静地围观别人设计搭建。成绩顶尖的学生和成绩后进的学生在游戏中的搭配也会自成风格。
聪明的小组,在合作过程中,提前分工,或者在主力在搭塔的时候,在一边尝试些别的事情:试着另外的结构,“玩”一下棉花糖……这就是我在获胜的小组那里看到的事。
我们的塔,都叫“埃菲尔铁塔”
以两个六年级的组的为参照,我在一个班上提前先提示了“最稳定的结构是三角形”,在另一个班是在游戏过程中说的。然而,比较失望的是,两个班都无一例外是同一个形状的结构,“埃菲尔铁塔”。
相反,低年级的同学对于结构这个问题上没太大概念,所以便出现了圆柱和圆台这些不一样的结构。
六年级的结构说明了几个问题:
(1)大家热衷于“模仿”,一个组用三角形搭出了塔,别的组看到了也开始模仿了。这是一种常态,在游戏中,各组去“刺探军情”和“攀比高低”是一种常态。因为去看了别人的,所以就没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因为去攀比,所以没考虑棉花糖的重量和塔的稳定性。
(2)我们的孩子对塔的定义只有这个样子,正如他们在日常的练习和训练之中,脑子里面已经形成了唯一答案。我在游戏之前说了三角形事最稳定的结构这句话,但他们却把我另一句话忘了,“这只是个提示,但并不代表三角形的结构就一定能取胜”。
这就是为什么TED视频中,国外小朋友的塔相对较高,而且形状有趣各异。因为在游戏一开始,他们就没有过分在意结构、形状,而是先行动,再一步步完善优化。他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答案,定义塔”。
在常规的游戏中创新和突破
在这个游戏中,20根意大利面,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一根绳子,一颗棉花糖。这是道具,有限的资源。
这些材料很有限,但我们都用起来了吗?
很高兴看见二年级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的环做塔基的底座,但三个年级4个班,也只有这么一个组用这些常规的道具做出不一样的尝试。
还有我们的剪刀呢?底座不稳的组,是否可以考虑用打开的剪刀去帮忙支撑稳定塔座呢?运用剪刀三角形中的剪力撑,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固定我们的塔。
当然,还有一些很好的玩法。在世界大赛中,有人把桌子椅子放在比赛桌子,通过增加塔的水平起始高度,“另辟蹊径”地把棉花糖带入另一种“高度”。
在常规的道具和规则下,还会有更不一样的玩法吗?
最后,
这个在我学生时代玩过的游戏,在教师区域PDC的互动环节……多次的试验的结果总结,大人玩的也不咋滴;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表现好;城里学生和村里学生,也不一定能说个高低。
以上,就是我们从这个游戏中看到的,思考到的,希望分享给大家的一些东西。
我跟学生们说,有机会,我们下学期再玩一次这个游戏。会不会有一些不同呢?
分享TED关于这个游戏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