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简单,缩短了距离。
像这个时代的趋势一样,我也追随着科技,每天的生活与工作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挂钩。所谓的状态可称得上是“随时在线”,关于工作上的短信、微信或者邮件,我都会努力做到即时性地回复。
我知道今天的时代已经被深深地被烙上“移动端”三个字,并且正在快速发展着,我也知道凡事都会有利与弊。就像前面说的,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做什么事情都方便,我甚至开始猜测,未来的我们几乎可以不用说话就能把想说的东西传播给了对方,所谓的“心电感应与传播”。可也正是如此,逐渐地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都会倾向 于“多说些什么”,而不是“多做些什么”。事实上,网络将对话变得零碎扭曲,在建立了“连接”的同时也降低了沟通的质量。
我的人际圈子从大学开始变得很广阔,性格决定了我与任何类型的朋友都能有一个很好的交往。直到出来工作的时候,每天对着电脑,忙着工作,不分周末,很多时候加班回家路上,心底里都会生出一股莫名的凉意,心里的宽敞,回响着种种孤寂,我开始感慨:朋友们都去哪了呢?
感性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人际交往是否出了问题,为什么我的朋友很多,却依旧还是会感到很孤独。忙碌的自己,变得更加倾向于沟通便捷化,通俗地说,互联网追求线上的那些套路也把人际交往给套了进去。
或许,就像有些人说的,闲暇时多给自己些空间与时间,多出去与朋友见面交流。或许,对话的“量”是不可能取代对话的“质”,是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走出“线上模式”,即使互联网的社交变得更加多元化,也该到线下走走,回到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原始的状态,创造与朋友之间更加良性的互动。
如果公然学会回归线下交流,让彼此互动更加亲近化,就应该先发制人,置身当下。当你觉得该把现实中的东西利用互联网进行拍照与分享时,你的朋友八成也会这么做,而你们彼此之间都希望博得对方的点赞与评论。而我个人的生活也很明显倾向于这点,这与我的工作密切相关,有时候觉得不来点“现实生活科技化”也会自认为对不起自己所在的行业,当然,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类创造越多的时候也意味着开始失去越多。这让我印象很深刻,也开始明白,即使享受着在互联网上分享现实的生活,也该适当地回归和享受最原始的线下生活,你的焦点不该集中在虚拟的世界里。好比明明一餐美食,不能愉快地吃饭而总是聚焦于朋友圈上的晒饭行为可以换来多少人的关注。
对许多人而言,公告,分享已经成了自然反应,这就像极一场全天候的“抢先一步”游戏。原来我们的孤独,不是在于彼此不联系对方,而是明明彼此就在眼前,就感觉相距甚远,明明在眼前,却双双沉浸于虚拟之中!
如果说先发制人,置身于当下是面对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那么其二就应该是要建立主观性,专注于自身。虚拟世界的存在,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所有事都会被拿来评论的世界,在任何一个开放性的话语中都会陷入冷漠甚至是刻薄的危机。网络的存在让发表和评论变得更加轻而易举,但也让每个人成为创造者,最典型的莫过于“知乎”,知识创造者的公共平台。
经常都会看到线上时事新闻,今天某某热点被拿出来讨论,紧接着是来自四面八方网民的各种轰炸式吐槽,记住,这不是评论,这个结果让评论本身有所变质,产生尖酸与刻薄。我认为,真正重点的是,我们不该活在其他人的观点之中,所有的流言蜚语我们都要学会“去他化”。我们需要拥抱的是建设性的意见,或者产生建设性的评论,再深层次地说是提出一些趣味性观点,这能让其他人或者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批评。这点在今天自己也深有体会,朋友圈对你的某些评论,指责都会让你身陷其中,而你的思想在这个时候也会被带走,所幸这些年我学会了建立主观立场,更加坚定所在,拒绝了活在别人言语的世界里。
我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生活,忙碌是孤独的理由,但绝不是失去与朋友交往的理由。回想曾经大学里的日子,之所以与朋友那么贴切,也更多回归于线下的互动接触。
很多的时候,看着手机通讯录与朋友圈,感慨明明朋友那么多,为何还是那么孤独。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时候明明有时间,为什么还要更倾向于在线上与朋友接触,而不是约出来,直接线下玩耍来得更痛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