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当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读完这本书时,豁然开朗,惊为神器,忍不住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在我看来,这本书讲述的沟通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超越了我之前读的所有有关沟通的书籍,可以说那些书籍都是这本书所述方法的具体应用。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拜读这本神作吧。
先看一下书中对“非暴力沟通”的赋能:
1. 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2. 能够超越个人心智与情感的局限性。
3. 能够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4. 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5. 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沟通方式,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揭开非暴力沟通的神秘面纱,可以发现,这种沟通方式一共分四步:
第一步:什么是我的观察?
第二步:我的感受如何?
第三步: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了那样的感受?
第四步: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看一个具体案例:陶陶,我看见地板上有3件玩具,餐桌上有1件玩具,沙发上有1件玩具,我感觉很烦躁,因为我喜欢整洁,你可以把这些玩具放到你的玩具柜里吗?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别急,接下来咱从以上四步逐一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是怎么应用非暴力沟通的。
001 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再结合上面的案例“地板上有3件玩具,餐桌上有1件玩具,沙发上有1件玩具”,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想想自己平时的话语,“玩具到处乱放”是不是更容易脱口而出?
是的,一旦开始关注我们的话语,就会发现,我们是多么善于评论,而描述事实对我们来说又有多难。“上课总是不专心听讲”很可能是“语文课上和同桌说了一次话”,“总是不收拾玩具”很可能是“今天没有收拾玩具”,所以,应用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放下评判,学会观察,描述事实。
002 感受
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并不容易,首先,要区分出感受和想法。
“我觉得我写的一点都不好”是想法,而感受是“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我很沮丧。”
其次,还要明白一个事实: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是我们的需要、期待或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而非事情本身或导致事情发生的人。
“你不打电话回来让我很伤心”忽视了感受和自身的关系,“你不打电话回来,我很伤心,因为我看重我们俩的关系。”把感受和自身需求联系起来了,因为我有对“关系良好”的需求,所以才会伤心。
现在,结合上面的案例,“我感觉很烦躁,因为我喜欢整洁”这句话即表达了感受,同时指出了烦躁的根源在于我对“整洁”的需要,这样做就避免了对他人的评判,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003 需要
正如上面所述,要明确自身的需要,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明白自己。
表达出自身的需要,并不容易,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也说不清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观察自己、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感受背后隐藏的需求是什么?
004 请求
最后一步,是提出请求,即明确表达你对对方的期待,以及希望对方做什么以满足你的需求。
“你可以把这些玩具放到你的玩具柜里吗?”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你希望对方做的事情,对方听后也很清楚可以做什么来回应你。
“你看看你,总是乱放玩具,说了多少遍了也不知道收起来!”这样指责的话语除了激起对方的不满和反抗之外,很少能起到“把玩具收拾起来”的效果,其最终结果是即破坏了关系,又各自伤感。
现在,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之后,就可以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沟通了。
有趣的是,当我们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沟通时,即可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可以去体会和表达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另外,非暴力沟通还可以用来和自己对话,找出自己情绪背后隐藏的需求,从而学会更好地爱自己。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对非暴力沟通的赋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