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懂得地的长久陪伴
云朵懂得天空的包容
蝴蝶懂得花朵的芬芳
小草懂得春天的温暖
世间万物因互相理解、包容才长长久久。
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呢?
一句懂你,可化解深埋心底的委屈。
一句懂你,喜与乐皆温暖。
一句懂你,刚硬变柔软。
一句懂你,简单却胜似千言万语。
孩子懂得父母的爱,少些判逆与胡闹。
学生懂得老师的爱,少些逃课与顶撞。
下属懂得上级的爱,少些埋怨与使诈。
夫妻之间互相包容,家庭幸福又美满。
>父母与子女相处
父母总想把好的都给子女,用刀子嘴来诠释他<她>的豆腐心,子女总觉得父母不爱他,一来一去,竟站在了对立面。
子女总想着自由地展翅高飞,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父母总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懂你,谁都想有人能懂你,想人懂你的不易与艰辛,懂你的快乐与悲伤。
满文军的那首《懂你》,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花静静地绽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心里一直都懂你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懂你时,不开口,错过了心与心交流的机会,留下了“原来你是懂我的”遗憾。
很多时候在我们说出囗的那句“懂你”时,都是在失去后才恍然大悟;都是在无可挽回时,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子女与父母之间,如果能敞开心扉勇敢说出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爱,也就能更懂得彼此间的付出,会少些争执多些包容,愁容少点笑容多点。
>人与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亦是如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也深知让别人理解你、懂你,实属不易,所以把重心放在自己是否能足够了解别人、知道别人、懂别人上。当你足够了解别人,你才能辨别人才,唯已所用;你才能分辨是非,不被表面所迷惑。
《论语》的学而篇孔子就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明作为一个君子,别人不了解自己,是可以理解的,是不会生气的。正好说明了让别人懂你也确实不容易。
孔子有时也感叹没人理解他,“道不行"时,竟想“乘桴浮于海”。连圣人都这么感叹,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夫妻间有时候争吵,也正是互不理解才产生各种误会,到最后分道扬镳。
“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你要干什么!”是不是很耳熟?
“心有灵犀一点通和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谁都想要遇到这样的知己,因为说话不累,相处愉快。
人与人之间思维是有差异的,再加上同一件事,有人看到正面,有人看到反面,注定二个人不能同时产生一样的想法。所以想要那种“我不说你都能懂”的朋友就更难了。
上司与下属相处也是一样,上司一句话,就希望下属能懂他的意思,把交待的事情办得妥妥的。恐怕只有遇上像曾子那样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安排事情下去,才不用过分担忧别人不懂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在事业方面常反思,自己是否已尽心竭力。
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时怎么算尽心竭力呢?加班熬夜吗?当然不是。
它的核心是带着思想工作,是否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老板让自己干一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才能使自己不走弯路,步步高升,领导也放心放权。
人与人相处,内心真诚,为人处事合理得当,自会被理解被包容,也会遇上懂你的良朋益友。
所以尽人事,听天命,一切自有安排,强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