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作为到村任职选调生,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让国情调研这颗“种子”,历经“四季”交换,风雨坎坷,才能茁壮成长,结成果实。
找好春种“沃土”,播下调研“种子”。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春种好时节,我们要找好“沃土”,选定调研方向,确定调研主题,确保不偏离主调,在春种中开好头。要站在全局角度去探究问题,确保“研之有物”,围绕乡村振兴背景,结合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等方面,依据村情实际,科学设置课题。要杜绝盲目跟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老大难”问题,选好适宜春种的“沃土”,才能放心播下调研的“种子”。
采集调研“雨露”,汲取成长“养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想真正做好调查研究,就要杜绝“走马观花式”“安排式”调研,要舍得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躬身入局做调研,以“田野式”调查实打实地走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多听群众心声,多看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一点一滴,汇聚调研“雨露”。要科学调研,不搞“假把式”,不“以偏概全”,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为国情调研的茁壮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
全力以赴“秋收”,喜获调研“硕果”。调研报告进入“结果”的关键时刻,这时不能“一调了之”、“只调不研”,要坚持实事求是,以解剖麻雀的思维深度剖析问题,总结提炼经验方法,利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实地探查,精准摸透问题实质,找出真问题、真难题,确保“研之有物”。要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认真研判、精准分析、查找真相,逐步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逻辑、框架、对策,才能保障调研情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研之有理”。
细细品尝“果实”,寻找调研“厚味”。冬季既是一年的结尾,也是来年的铺垫。要在调研之“冬”静下心沉淀自己,细细品尝调研“果实”,不断深化对调研报告的理解和感悟,在调研报告中寻找为民谋事的新方法,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行动指南,为下一次“春种”储存种子,形成“再调研、再总结、再落实”的良性循环。要品出调研报告的“民味”,在万物沉寂的冬天里厚植为民情怀,用细微小事积攒起为民服务力量,等待春天的“破土发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我们要心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扎根在村,在四季更迭中做好国情调研,让调研之果服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