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回避人生课题的人生谎言
阿德勒心理学把我们自己设立的各种借口来逃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的谎言。也就是把自己目前处于不幸的状态转嫁于外在的客观因素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比如我没有找到好的工作,也就是没赚到钱,那么我就会给自己找一个我没赚到钱的理由,如我没有高学历所以才没有赚到钱。实际上是先有了没有赚到钱的这个目的,我们才给自己找了一个符合这个目的的理由,是我们自己主观意识做出的选择,当然我们所找的这个理由就是回避人生课题的谎言。
要证明这样的理论并不难,就如我们都知道井水的温度是四季恒温都是18度,但是在我们的认知里井水就是冬暖夏凉,同样温度的井水,我们夏天喝觉得凉爽,冬天和觉得暖和,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受到我们主观感觉的影响,才会对水做出冬暖夏凉的评价,但是作为客观的水是永远都没有变的。变的始终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
就像恋爱中的两个人,在刚恋爱时,对方仿佛是天使,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真可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等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举止都会让你生气,吃饭你嫌他/她bia叽嘴,待人接物嫌他/她搔首弄姿,睡觉嫌他/她打呼,总之一切都让你感觉不舒服,甚至让人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是如胶似漆的两人。为何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有那样的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的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这就像当我们怀疑对方出轨的时候,哪怕对方没出轨,我们也能从蛛丝马迹中来证明我们的怀疑是对的。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产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人都看成“敌人”。
所以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身边的环境,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的任何人,而是我们自己这一事实。假若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控制的,那还有转嫁的可能,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的明确了。
人生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人类并不是只能是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的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我们所缺的是去改变、去重新选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