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变强心法

初入职场,走入社会,或者转型到一个新的行业,决定你能否很好生存和发展的,是你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强。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跻身成为这个领域优秀者,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好的发展。

那,如何快速变强呢?

最近翻看王专老师的培训笔记时,我找到了接近答案的答案,以下内容部分参考了王专老师的培训课件,并加入我的思考和经历。

首先,快速变强心法是什么?

五百年前一位伟人给了一个答案: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什么意思?

简言之就是,知道很多道理,那你就要去实践、去反思,总结之后再去实践和反思,从而得到认知升级。不断地学习知识,再不断地付诸实践,让知识和行动相辅相成,不断促进,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知和行,本来一体。从行动中总结提炼方法,再用这些知识去指导实践,这会让我们迅速成长。道理都懂,可为何在生活中,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呢?为什么没法做成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有知无行,有行无知,知行割裂。

一、有知无行

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却没有联系实际,进行实践和应用。这其实就是“假思考”、“没思考”、“缺行动”,只知一味的输入,却不断逃避思考和输出。看起来学了很多,实则会的很少,很多想法没有落实,只能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这就像是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没有平衡协调,自然难以改变生活,改变现状,改变自己。

古人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去改变,一定要行动。

二、有行无知

努力行动,甚至异常勤奋,却从不反思,从不复盘,从不总结,只是一味执行。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在职场上也很容易成功,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这类行动往往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要知道,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没有选对方向,没有使用战略,就算再努力、再勤奋,也只能事倍功半,结果自然差强人意,没法快速成长,也没法快速晋升。

另外,行动之后从不复盘,从不反思,那只会让犯过的错误再重新犯。就好比这曾经是让你摔倒的绊脚石,你却没有意识到它,也没有让它变成你的垫脚石。那下次遇到它,你估计还会被绊倒。没有追根溯源去把本质的问题解决掉,那它就会一直困扰着你,消耗你的精力,磨灭你的意志,降低你的效率,阻碍你的成长。

所以,努力与付出不成正比,或许是你的“知”太少了。

一方面是输入太少,比如不阅读,不听课,也不与有经验的人交流。另一方面是思考太少,行动后的反思,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操作指南和思维战略,因为这是你从行动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它符合你的实际,针对你的问题,合乎你的环境,这样的思考,对你来说是极具参考性和实用性的。

三、知行割裂

知道很多道理,也在努力行动,但是理论从来不联系实际,道理从来不指导行动。这样的人,同样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和变强。但这样的人,也有优势,因为他有足够的知识,也愿意付出行动,只要经高人指点,将两者打通,就会成长得非常快,变得越来越强。

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行动、不断复盘的人,没有理由不优秀,也没有理由不强大。除非,是他在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不一致,才导致了知行割裂。

那该怎么办呢?

可以先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设想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五十年后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尽量描述触手可及、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和场景,能迅速焕发你的热情,激励你去行动。

时间线拉长,很多问题就变得清晰,很多问题也不再是问题。

但是,如果你仍然没考虑清楚你要做什么?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异常迷茫,那你就先把当下的事做好,边做边想,边想边做。把你所学的知识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试着去了解你的工作,了解工作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了解最初选择它的目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接受一件事,只是源于我们对它缺乏一个深刻的理解。

其次,把你的工作变成你擅长的事,利用刻意练习,快速学习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当你擅长做一件事时,就会获得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这让你更有信心,激励着你做地更好。因为,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小胜才是。

最后,如果你真的不理解现在做的工作,也不愿意把它变成擅长的事,那或许你在做的事真的不适合你,你可以选择换一个行业,或者换一份工作。别忘了,你始终都有选择的权力,选择做你喜欢、你擅长的事,能更好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做到知行合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