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有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重视基础知识传授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加强科学探究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点;重视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有力措施。为此,我们要在科学、技术和社会教学和物理实践活动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学习意识,增强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前提。教育者自身的科学教育观念增强了,才会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传授给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除透彻理解教材所反映的科学知识体系外,还必须加强对教师科学知识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及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坚持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等传授给学生。
二、立足主阵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激发科学兴趣,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科学探究。
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探究,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科学探究活动所带给他们的欢乐,体会到科学所能赋予他们的力量在探究的过程中,最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觉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去。
2、渗透科学方法,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科学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灵魂,不直接参与观察实验,就难以真正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过程。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应选择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方法,加强方法渗透的力度和广度,要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3、重视观察记录,提高分析和解读证据的能力。
观察记录在科学研究中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个良好习惯,更是一项技能。对观察记录的解读直接反映学生收集、分析证据的能力,重视观察记录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数据能力的好方法。
4、鼓励大胆质疑,培养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
科学态度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因素。我们要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肯疑、敢疑和善疑的优秀品质。
三、利用丰富的校内资源,拓展学生科学视野。
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利用得好,能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视野的拓宽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平时组织各班借阅,然后组织科技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评比、科学故事演讲比赛等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动,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
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丰富学生科学知识。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集思广益地玩科学,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
精心设计有趣的包含科学道理的游戏,“引爆”学生的探究兴趣。
六、做科学,在项目研究中师生共成长。
选择小课题师生共同研究,从计划到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结论以及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把这些点点滴滴形成文字,写成小论文。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