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每个人每天解决一个问题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存在一个1/5法则。
意思是说,不管多么错误的信息,多么不靠谱的传闻,总有20%的人,他们会相信,这些人就是谣言的传播者,或者说是被谎言所蒙蔽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去拓宽自己的知识版图,让自己不要成为这1/5的人,不要去助长无知成为一种病毒来进行传播。
但是到底要如何拓展自己的知识版图,不断升级自己的维度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做到以下这四点就行。
警惕谷歌效应
谷歌效应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个体智慧和云端智慧之间产生的一种错觉。
在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我们想要获取什么知识和技能,在网上一搜,各种信息和资料一触即得。
比如你去旅游,想了解一下当地的美食、餐馆、小众的景点等等,只要上网搜一搜就能知道;或者是你想知道抽水马桶是怎么运作的,网上一查,马上就能看到详细的说明等等。
这种一触即得的方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错觉,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会认为,在网上可以搜到的东西,就不用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了。
但其实,你大脑中存在的知识,恰恰才是打开云端思想库的钥匙。换句话说,如果你想问出一个很好的问题,那你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
你在互联网上搜到的任何一个观点,其实都是从你既有的知识当中产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谷歌效应,区分出个体智慧和云端智慧的不同,千万不要把一搜即得的知识,直接认为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我们必须要亲自阅读、亲自学习、亲自思考,把所有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和施展出来。
与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你知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什么吗?
答案是:在自己学习的路上,不断地去找到那些伟大的思想者,不断去跟他们学习,甚至是跟他们展开对话。
这种方式会帮助你找到自己知识的盲点,完善你的知识拼图。
Edge,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在英文中,这个单词也有“刀锋”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里几乎聚集了一群世界上最聪明、每天游走在知识边缘的人。
这个网站的赞助者,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精英和大佬,比如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等等,都是网站的常客。
每年年底的时候,这个网站就会邀请世界上的各大思想家,来提一个他们认为的【关乎世界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在广泛地征集完意见之后,在每年圣诞节之前,网站就会票选出一个【年度大问题】。
然后所有的大佬和思想家,就会针对这个问题,从各自专业的领域和视角展开讨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世界上各领域最牛逼的精英们,围坐在一起,不断地碰撞思想的火花,为同一个问题搭建起丰富理解的画卷,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场面呀!
所以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如果想要跟上脚步,不断扩张自己的知识版图,就要不停地去搜索到谁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者,最聪明的人,与他们展开对话,让学习得到加速。
成为一个业余的专家
所谓业余的专家,指的是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拥有广博知识的人才。
因为涉猎较广,所以对于有些知识或者领域,可能是一知半解,但是这恰恰是一件好事,因为一知半解往往能够帮助你举一反三。
成为一个业余的专家,能够帮助你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建立起很多重要的联系,产生更多的创意。
印刷机的发明者,古登堡,在发明印刷机之前,他是一个金匠,还做过镜子生意等等。
当欧洲的鼠疫大爆发的时候,他不得已关掉了自己的工厂。在空闲的那段时间里,他开始研究葡萄酒压榨机的工艺,把自己曾经做过的几样事情所积累的经验,全面捏合到一起,最后成功发明出了印刷机。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在推出了苹果电脑之后,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个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是怎么出来的呢?
乔布斯在上大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书法课,对于的书法的学习和练习,让他对于字体还有图形特别的敏感,这使得他后来在操作系统中能够做出让人们都很喜欢的图形界面。
所以我们要致力于让自己成为业余的专家,只有涉猎足够多的领域和范围,才能让自己在不同的领域里面找到那些微妙的,但又非常有用的关联,而这就是你能够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发端。
自我迭代和社群进化并重
著名的生物学家邓巴,对于科学家是怎么工作的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就在世界顶级的四个科学研究室放了很多摄像头,来记录科学家们的工作方式。
他发现,科学家们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科学家们首先会单兵作战。他们会去广泛地查阅资料,自己进行探索、钻研和思考。
接着,第二个步骤,科学家们会带着自己的所有科学研究,聚集在一起,通过讨论会,还有头脑风暴等各种形式来互相交流,最后碰撞出一个科学研究的结果。
科学家们之间的这种讨论,就像是把各种原材料投入到一个大锅里面,讨论得越充分,就像是把原材料炖煮的时间越长一样,最后可以产出更多的成果。
这就是科学家通过自我迭代和社群进化,来助力学习。
这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普通人。
美国银行,曾经做出一项研究,有效地改进了客服中心的工作成效。
银行原来在安排员工休息的时候,是让每个人逐个去休息,但是后来,他们把人分成了20人一个小组,每到休息的时候,就20人一起休息。
当一个人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他往往就是发呆,喝水,或者去趟洗水间,但是当20人一起休息的时候,大家就可以一起吃东西、聊天,发牢骚,甚至可以工作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改进,每年给银行多创造了1500万美元的效益。
所以,我们既要亲自学习,也要注重知识共同体的力量。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怎么进行有效地学习呢?记住并实践这4个策略,你将受益终身:
警惕谷歌效应,与聪明的人共同进化,成为一个业余的专家,自我迭代和社群进化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