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台北
人文传媒学院 赵灵玉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本由空白走向完满的书,那么人生的每一次旅行,每一场邂逅,每一期际遇,都是这本书有着美好回忆的一页。而翻开我的人生绘本,今年夏天的彩绘,是独属于我的一页台北。
台湾,在我小学的时候,它是素有“宝岛”之名的美丽岛屿;在我中学的时候,它是氤氲着余光中先生乡愁的祖国彼岸;而当我真正踏上这一片土地的时候,我发现它终究是与我们同根同源的远方。
我所交流的大学是人文气息浓厚的东吴大学,初来乍到的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宿舍楼外的垃圾分类箱。每一个颜色不同的垃圾箱上方都有手绘纸片,注明应该盛放哪些垃圾,大至纸盒塑料,小到瓶盖吸管,都需要分门别类。甚至于普通的纸类,也要根据干净与否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宿舍楼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女生宿舍名为“柚芳”“榕华”,男生宿舍叫做“松劲”,皆是掩映在碧翠叠嶂之下。
我选报的课程是“台湾曼波”,选讲的主题是情诗和饮食。这是个了解台湾风土人情的绝佳机会,我们在台北的大街小巷穿行,寻找特有的文化景观。若是讲到了台湾乞求姻缘文化,就会去霞海城隍庙体验一番,借着“春风催长桃花”之意品尝“春一枝”的冷饮;若是提起了饮食艺术,就会一起去永康街大啖有名的芒果冰,去宁夏夜市从头吃到尾,“棺材板”,烤鸡肉串,木瓜牛奶,爆浆鸡排,各色海鲜等数不胜数;若是说到了台湾本土文化,就会组织去不同的博物馆,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金瓜石金矿馆,为我们做导游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年轻时就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一直居住于此并拍摄了许多美景。他说:“我见过这里最美的日出,最美的夕阳,最美的海景。当年的矿工们有了钱就醉生梦死,想是比我还不如哩!”那一刻,我在他的眼里看出来对这一片土地由衷的热忱。
台北交通发达,西门町更是各种时尚文化荟萃中心。大幅的动漫人物组图,鳞次栉比的大小店铺,摩肩接踵的人群,无不彰显着西门町的热闹与活力。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店,二次元文化“安利美特”专卖店,Lolita私服摄影,学生制服区,美食一条街,红楼文化区等等,简直可以在这里逛上一整天。我在空闲时间还搭乘区间车去瑞芳区徜徉猴硐猫村,看这些自由自在的猫咪们打滚嬉戏;去十分老街捧着各种小吃,看着天灯承载着美好祝愿高飞;去新北市看淡水金色水岸的夕阳……这一切,都是最美好的相遇。
除去在台北的时光,最令我怀恋的还是最后五天四夜的环岛青春之旅。台湾地域并不广大,大多数街道都显得拥挤狭小。离开台北的繁华,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便显得更为怀旧。除却名扬中外的日月潭,《海角七号》中出镜的鹅銮鼻灯塔,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等,我最喜欢的还是旗津轮渡站和十鼓文创园区。
旗津轮渡站位于高雄市,它连接着旗津与鼓山,当地的机车也通过其运送。有意思的是,轮渡的上层都是座位,下层多为空地,上船时由甲板连着,熙熙攘攘的机车排着队开进船厢,而游客踏着狭窄的阶梯拾级而上,透过茶色玻璃看着落日的余晖,很有一种上个世纪的复古错觉。轮渡鸣笛,穿波踏浪而行。夕阳的金赤颜色被揉碎在翻涌的波浪上,背后是老街渐行渐远的吆喝声和排队等候下一班轮渡的人们。
十鼓文创园区同样位于高雄,原本是一个日据时代建立的糖厂,后被改造旧仓库,融入了十鼓独创的台湾特色鼓乐。森林呼吸步道,击鼓体验教室,鼓博馆等等都各有特色。最后的十鼓表演更是震撼人心,大鼓沉重,中鼓响亮,小鼓灵动,时而柔美时而激昂的击鼓声,击鼓者跃动时溅起的水花,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仿佛连心脏跳动的节拍也和上了那调子,久久回响不绝。
当我们一行离开文创园区时,突然降下了不小的雨,我们急急忙忙地要上车,发现园区内的导游没有带任何雨具,坚持站在车旁送我们离去。于是每位同学都放慢了脚步,特意和这位热情的台湾大叔告别,他也总是笑着回应。我透过车窗,看见他目送着车子离去,才转身回去避雨,我想这时他的衣服肯定早就湿透了。
台湾人最喜欢说的就是感恩和广结善缘,“台湾最美的是人心”。不可否认,台湾有些人的行为令两岸人民寒心,一些言论也确实令人愤慨。可是身处大陆的我们又对彼岸的他们了解多少呢?我在台湾的一个月,也遇到过言语中有些轻视的人,却遇到更多美好的人和事。基本周围的人,乃至夜市的小贩,在你消费或帮忙后都会礼貌地说谢谢,甚至只是看看什么也不买,离去时也能受到一句真诚的“谢谢”。
一期一会,这次的一会已经画上句号,下一次的相遇又会在什么时候呢?留下一些遗憾等待下一次填补,这也是旅行的另一种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