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直来直往,也不是说教式被肯定或是被否定。而是家长与孩子的双向奔赴的旅程。需要有家长的育人智慧,更需要家长的用心陪伴,把良好的亲子关系发挥到极致。有时候,我们选择退让,其实就是一种涌进。
小姨是学校出了名的教学骨干,远近闻名。可她在家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笨”妈妈,是那种啥事儿都需要向孩子请教的妈妈。幸亏,遇上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儿子。
家里新安装了彩电,她就拿着遥控器到处找儿子,让他教会她使用,如何设置参数,怎么更换频道。儿子总是不厌其烦的给她讲设置流程,操作要领,边讲解边示范。家里买回来了扫地机器人,儿子爱不释手,她就把说明书往儿子怀里一扔,硬要让儿子先行学会再教她使用。结果,儿子一边操控机器人扫地,还一边给妈妈讲机器人使用的技巧。周末,到超市去采买日用品,她总是走在儿子的后面,问这该不该买,问那是不是太贵。就连结账的事儿,她总是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儿子。说她自己是什么老眼昏花,脑子不好使之类,让儿子去代劳。孩子乐意,她也心情舒畅。回到家,她又给儿子“清算”账目,夸赞儿子有主见,有思想。
遇到了儿子想吃麻辣洋芋条,妈妈总是第一个下厨去帮他弄,可每一次都会弄出“问题”来,然后让儿子去“救火”。不是调料缺麻少辣,就是少葱少蒜。下一次再做好吃的,调味的事儿就成了儿子的专业,厨房里就又多了一个好帮手。
周末,家人团聚,一大家子人吃饭需要做些“大菜”,妈妈就特地让孩子在家人的面前露一手。于是,孩子一边抱着手机“玩”,一边借助于视频教程指挥着妈妈搞烹饪。结果,美餐上桌,收获了家人们一波又一波的盛赞。儿子得意的笑,妈妈也是乐在心里。
遇上了儿子赶作业或是看书之类,妈妈总喜欢守在一旁静静的观察或聆听,享受着那格外的宁静。有时候,他会拿起那本厚厚的童话书“惊讶”的问儿子:“这本童话书这么厚,你都能够把它看完,真是了不起!但我总是看不懂,记不住,能不能给我讲一个?”儿子就会眉飞色舞的给妈妈讲故事,讲故事背后的故事。有时候,她会拿起孩子书桌上的数学课本,故作矜持的指着那些较难的数学题问孩子。“这么难的题,妈妈简直就不会,你是怎么给弄出来的,能不能给妈妈讲讲?”儿子来了兴致,就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老老实实的给妈妈们讲解题思路、答题技巧,解决妈妈心中的疑惑。
……
关于小姨和孩子的故事还有很多。有时候,我就在心底里默默的想:在学校里那么优秀的老师,为什么她一到了家里就怎么会变得那么愚昧和无知了呢?
我始终猜不透小姨的心思,也不知道她的葫芦里究竟在卖些什么药?
最近,聆听了樊登老师所讲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帮助我打开了心扉,也知道了家长对与孩子陪伴的价值。书中讲述“陪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它所讲的“陪伴”,不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个空间里,而是真正的交心才是亲子间的陪伴。
结合小姨这个教书人和孩子间的相处之道,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姨在孩子面前的“笨”,而非小姨真正的愚钝的笨。其实是一种聪慧的教育智慧,是一种把孩子托得高高的一种赏识,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十分强调心与事的相互关系,他提出了“心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练”的修行理念。在与弟子陈九川的对话中,他是这样说的:“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他强调了一个人在现实情境中“事上练”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克服犹豫不决的问题。作为成长中的孩子,更需要在具体的“事上练”,方可在做事儿的过程中磨炼意志,陶冶性情,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小姨愚钝的将“事儿”往孩子身上推,给他“创造”的一次又一次可以表现的机会。而孩子也在不断的被“需求”中有事可做,也乐于去做事儿,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智慧”。在孩子一次次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之后,那种渴望向上的动力之源就不断的在生长,自信心也在不断的被建立。这不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所倡导的最长情的“陪伴”吗?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一场家长与孩子的双向奔赴的旅行。家长越是“笨”,孩子越有可能变得聪慧和优秀。相反,如果家长真的什么都懂,动不动就给孩子讲大道理。或许,换来的就是孩子的懦弱和无能,甚至是彻底的叛逆。弄不好,教育就是亲子关系中的绊脚石。让整个家庭鸡飞狗跳不说,就连最起码得尊重都很难得以维持。
https://mp.weixin.qq.com/s/qmy3e89GraCjPVUKnmOoRw
暂时转移阵地,复制粘贴在微信里搜一搜,就可以打开网页,喜欢的可以关注,点赞,给我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