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父也很困惑——在“过于关爱”和“放手”之间,到底该如何平衡?
罪与罚
最近一则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不小震动:曾是四川省某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王猛,北大毕业后留学美国的研究生,12年前起,不再回家过年,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父母决裂6年后,又写出了万言信控诉父母。
北大状元、留美博士,民众不敢相信这样的光环背后,却是拉黑父母6年,写出万言书控诉家庭的冰冷现实。也许是光与影、白与黑的强烈反差,也许是长文引起一些网友共鸣,这件事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个家庭的悲哀引起了全民对教育的热烈探讨,也给众多的孩子,父母,以及即将成为父母的人们带来深思。
父母的再次跌落——给“中国式爸妈“画像
有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论坛,我认为这个标题耸人听闻:数十万网友群情激愤的细数父母的种种不是,描写出栩栩如生的家庭百态。那些笔下的父母,行为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人性中的丑陋被演绎得炉火纯青。
诚然,有些父母是精神病,是罪犯,是一切不健全的类别,他们身为父母是不称职的,对孩子造成的巨大伤害是令人扼腕痛惜的。尽管法律对这些非主流的情况做出了规范,但情与法之间的空白和法理尚未察觉的角落,仍须不断完善。
王猛的父母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他们和绝大多数人的父母一样,深爱着孩子,却无意中伤害了孩子。
如果说要给“中国式”爸妈画像,应该是这样的:
为了琐事争吵而不避讳你在一旁,吵完会说“要不是担心孩子受罪,早离婚了!”
自己看电视打麻将,却让你好好写作业。你考试成绩下降时,警告你:下次再考这么差要收拾你;你考试成绩上升时,诱惑你:如果下次考还好就答应你XXX。
叫你帮忙干活,嫌弃你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主动干点活却又说“你做作业去,哪要你干。”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琴棋书画,一定来一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但你要发展一些兴趣爱好的时候却说:“这会影响你学习,等你以后考上大学了再说。”
你放假躺在家,说你一天到晚宅在家没出息;你每天出去社交又说你不着家心都玩飞了。
家庭聚会时,不停暗示你或直接命令你给亲戚敬酒,一定要非常有礼貌,并且说都是为了你好。如果大人兴致高,还要你表演一个什么节目,如果表演不出来或者你稍作扭捏,回去以后他们一定会数落一番,“你看XXX家的孩子多大方!”
你在学校的时候不允许你早恋,你参加工作却巴不得马上抱孙子。你找的对象他们看不上眼,你不找对象了,他们又劝你眼光不要太高差不多就行了……
中国式父母该不该“背锅”
王猛这则消息一出,一大批标题十分醒目的讨伐文开始“刷屏”——《为什么父母的爱带给孩子更多的伤害》、《为什么被操控的人生大部分都是悲剧》、《悲哀的中国式父母》、《中国式父母大都有毛病》、《大学生毕业就离家出走,与父母决裂:中国式教育下的悲剧!》等等。不知是不是担心标题不惊悚就没人关注,如果说以标题博眼球来消费网民未免有些不齿。
不知从何时起,“原生家庭”这个词和与之相关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火爆起来,诚然,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一些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却有放大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之疑,观点诸如“一个人成年以后的样子,甚至一生的成就,都是我们从小到大与父母生活时的这个家庭造就的。”许多成年人突然发现,难怪自己现在一事无成,难怪自己都是缺点,难怪自己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原来所有错误,不是自己错了,都是原生家庭影响的,是父母错了。——通过甩锅父母,让自己得到救赎,让自己的良心好过。
逻辑看似完美,但貌似经不起推敲——如果按照“我的问题都是爸妈的问题”这种逻辑,那么代代往前追溯:原来今天的问题,都是山顶洞人的问题。
原生家庭怎么变成了挡箭牌,这个锅谁来背
王猛认为,父母的所有付出都只是为了控制,他认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诸如内向、敏感和不善交际都是源于错误的家庭教育。
这篇万言信,不得不谈谈他提到高中之前部分:
王猛动手能力差被亲戚嘲笑,面对亲戚的嘲笑,父母没有反抗,他对此非常不满,但他在文中却又指责父母对他过度保护。
小升初上什么初中的问题上,父母没有与他商量,并且重点描述了父母挑选的、自己就读过的中学是“烂校”,以及为什么是“烂校”,不忘说明他能从这个“烂校”考上了北大全是自己的功劳。
我只想发出两问:
一问——自己动手能力差,被人嘲笑了,不努力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反而怪父母没有为你在亲戚面前狡辩,争取面子,这种本末倒置的逻辑一个留美博士好意思?自己鸡蛋剥得不好,怪父母没有生出你一双弹钢琴的巧手吗?
二问——自己上什么初中父母没有征求你意见,你父母作为体制内国家干部,你也承认他们在同龄人中有较高的文化,作为一个小学毕业生,你凭什么认为你选的学校是对的,父母选择的学校就是错的?你把你上过的中学描写成为了一个“人间炼狱”般的学校,能考上北大全是因为你天资禀赋?
这怎么看也更像是用一个不算蹩脚的故事掩盖你“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丑陋真相吧!
有人说,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不是赢家——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现状,错都在中国教育,中国教育亟待改变!“中国式”教育不该背这个锅:我们的教育体制才运行多少年,当初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况且我们的“应试”教育教材已经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兴趣,从教材和教学的角度已经被更多的人认可,所以不应该归罪于“中国式”教育。
不过,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事实:当我们逐步走向更加发达的现代文明,代际之间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正经历悄然演变。
自我救赎
去年有个非常火爆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爸爸曾经是印度国家级的摔跤冠军,在拿到全国冠军后,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但爸爸仍有一个赢得世界级金牌的梦想未能实现,他希望儿子帮他完成梦想,结果生了四个女儿。
原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爸爸却意外发现了女儿身上摔跤的惊人天赋,开始让她们练习摔跤。作为他的女儿,在印度那样的社会环境中,练习摔跤引来了周围人的嘲笑,女儿们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巨大压力,但是最终她们克服艰难险阻,赢得了世界冠军,实现了父亲的梦想。她们成为了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追逐梦想的榜样。
有人想说这一定是艺术创造,是虚构的。然而,这是根据真实事例改编的,事实上确有其人。
按照王猛的逻辑,这姑娘应该要写不知多少封万言信来控诉她的父亲,因为她练习摔跤的童年简直太不幸了。
世界上所有的争论,站在单个的角度来看,都是对的。有哪个原生家庭是十全十美的,有谁家的父母之爱是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呢?
父母,并不是我们的唯一“来处”,成年的人生,该由自己负责,原生家庭不应成为我们与父母决裂的宣言书。
很多人在背井离乡,离家越来越远的过程中,开始理解和原谅父母——在外接触到社会的偏见、冷漠、残酷后,开始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心疼自己的父母:他们可能也想做最好的父母,但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的他们,有他们的局限和无助,就像我们成年之后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局限和无助一样。
一个人的自我、独立和自尊等个性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连续过程。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年男人,不应该去通牒父母,因为他们早已虚化成你的人生背景。王猛或许认为父母有错,但当他们供养你上完北大,又送你去美国留学,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博士后,这时一定要向日夜祈盼你回家的父母追究到底是谁对谁错吗?
督促父母完成巨变,是近乎困难的任务,你能做的,就是重新塑造自己,开启新的篇章。
作者其他文章,更多精彩。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我会赞赏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