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为幸福的种子
——有感于常乐老师《成为幸福的种子》
文|张爱敏
主题:《成为幸福的种子》
主讲:常乐
专家简介:校品中国秘书长,学校品牌构建五层架构研究员、教师职业成长规划师、“三明教师”课题研究员、中国教育大师课发起人,一点师院导师班导师,深入学校做特色教育品牌调研500余所,开展教师培训200多场,线上课程受众全体超20万人次,在教师的职业规划,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信仰课程体系上深入研究提炼“三明教师”课题,即明白自己和孩子,明白工作和生活,明白教育和生命,被称为“教育界的唤醒大师”
内容简介:
1.让老师明白“工作和生活”;
2.培养老师拥有幸福的能力;
我的感悟:
工作是一种修行,生活也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为了更惬意,更幸福的生活,更惬意更舒心的生活才能更快乐地工作。二者是本质上是相辅相成,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
有人说,教师一生,注定与清贫为伍,与寂寞相伴。是啊!特别是乡村教师,无论从生活质量还是工作环境,都与大中城市的教师有天渊之别。
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我们不二之选。身在穷乡僻壤,无法改变环境,我们只能守住初心。从来不因艰苦的环境而影响工作,也不因生活质量高低而撇下工作,不因私人事件而抛下学生。
但有时,拮据的生活,生存的压力,往往又制约教师专业成长。假如一线教师的收入整体提高,生存压力减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生活多了一些情趣,那工作中也多一些乐趣,工作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才能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因此,工作和生活是我们生命中两大支柱。当我们换个角度,摆正心态,就能使工作和生活达到一个平衡,生命不是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旅程。
当我们试着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工作,用认真的态度珍惜身边的生活,就会发现每天都是美好的。
修行的路上,需要先知先觉,需要修一颗心,需要集光明与智慧一身,明心见性,修心修身修炼。
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我们该怎么抵达?
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要去的地方叫幸福,我们要潜心修行,修一生的幸福生活。
因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活好一生,就是要活得幸福。唯有不做知识搬运工,做用心创造者,才能品味教育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如此,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孩子幸福,幸福一生。我们的幸福感决定了孩子的幸福感,我们一定要成为幸福的种子。
播下幸福的种子,精心耕耘每一天。信仰不同,价值观不一,对幸福的追求不一样,幸福感也不一样啊。
扣好家庭第一粒扣子,策划好学校每一次活动,在活动中育人,在课程中育人,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榜样是最好的教育,幸福是最好的种子。
亲爱的!来吧!请一起播下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