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教育是一场投资,可这场投资无法立竿见影,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长远的“眼光”。
从学校开始,家长就要考虑是选公立还是私立,是选学校还是选老师?
兴趣班要上哪些?分级阅读怎么选?英语怎么补?要不要学奥数?要不要上作文辅导课?
看似是家长的一次选择,其背后都是一个孩子的前途。也许你会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但我确实就是如此想的。
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也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发现孩子的天赋,作为家长我们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处理,所以“费钱”和“费妈”之间我们就需要做出选择。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选,那你又凭什么坐享其成?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没有家长的付出,当然,优秀的本身并不是单指学习成绩和考试结果。它包含了很多方面。
不要用小概率事件来当做普遍情况,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小概率事件上,扎扎实实的付出才会有肯定的结果。
先说“费钱”这件事,钱要费在适合的地方,比如孩子的天赋,比如孩子的兴趣,或者功利来讲是对学习和考试有帮助的地方。孩子的天赋和孩子的兴趣更容易让孩子在这个领域出彩,学习去和考试有帮助的方面更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不厌烦,有所成绩,将来在择业上有所选择。选择吗合适的以后,要坚持系统的学习,最好不要每次报团购课程,团购的课程基本都是拆分的,很容易学的不连贯不系统,无法让孩子在自己的脑子里构建知识体系。
再来说“费妈”,如果不想给孩子报太多的兴趣班,又想要孩子增长见识,那父母就要付出更多,带着孩子走出去,看看大自然,感受科技,感受人文。这对家长的要求就相对高一些,毕竟孩子的问题是无法预测的,很可能孩子会提出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需要家长先“鸡”自己,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时间陪伴孩子。当然,陪伴指的是和孩子一起互动,玩耍,增长知识。而不是孩子在旁边看电视,家长在一旁玩手机。
有人说,“鸡娃”不如“鸡自己”,所以有的家长把自己“鸡”进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可是对比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没有天赋,又没有多余的时间,好像只剩下“鸡娃”这条路,可这条路却不是靠大吼大叫走的,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包容,需要家长的投资和陪伴。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逼迫”孩子学习知识,并不是真的要他如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我们只是希望他能在将来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鲁莽,贪玩,能在选择的时候选择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是茸乐,关注我分享育儿,育儿路上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