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致功之处在格物在诚意,坚持三件事,不必以虚名萦怀,圣贤可学而至。博雅有才,而后可明理有用。当务其大者远者,毋汲汲于科名。——《曾国藩家训》之修身
自娃获得60万奖学金后,以为万事大吉,没再管过孩子。直到他转到高考班,才意识到一大堆问题。
首先是数学,娃觉得高考班的数学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一般人难以理解。于是,不顾他爸的反对,给他找私教老师。
运气超级好,万老师是我的邻居。他说:“大事还是要父母做主,小事才让孩子做主。毕竟,孩子的眼界是有限的,不可能比父母看得远。”简短几句,对我触动很大。
于是,把精力收回来大部分,放在娃身上。
未曾想,真的是问题一堆堆。
首先是学习习惯,初中时淡主任曾语重心长地说这么好的苗子学习习惯没有养好,太可惜了。如果一直给我教,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并多次提醒我“慈母多败儿”,可惜我的能力有限,不知如何帮助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反省,真实的原因是看到娃的成绩不错,没有用心领悟,辜负了淡主任的苦口婆心。欠她一个道歉。
然后是行为习惯。字不端正就算了,还喜欢涂改。这是我犯下最严重的错。因为当时判断大趋势是以后不用写字。所以他写得好不好没关系,不必浪费时间。等我意识到错误时,娃没时间练字了。现在反省,娃喜欢涂改,是因为下笔之前没有认真思考。而练字可以让娃养成三思而后行的行为习惯。马上请舒老师上门指导。
第三是生活习惯。不喜欢冲凉,不喜欢剪头发,不喜欢剪指甲,不喜欢穿正装……这些妈妈可以忍。不知道学校老师同学是如何忍的?反正听刘老师说进男同学的宿舍那股难闻的味道时,我特别心疼他。在回家的路上和娃说:如果你能体谅一下刘老师的心情,就请保持自己干净整洁。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真正的男子汉必备的素养。娃头是点了,能不能做到,交给时间吧!
最后是娃的侥幸心理。在和娃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娃常常占上风。而我又犯了轻信的毛病。导致娃能忽悠就忽悠,忽悠不过才加把劲。比如,他答应10点把手机放在客厅,我要是先睡了,他就把手机带进房间,美其名曰:要用手机定闹钟。比如,三番五次的把作业本丢了,偶尔作业没有完成,理由是实在太累了。比如答应写文章没有按时完成,理由是作业太多了……千奇百怪的理由,还总能让我无法责备他。哎,失察之过啊!娃,对不住了。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咬定娃行不放松,读书原在修行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娃亮剑,我接招。
让我们重温一次《大学》的白话文,共勉之: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