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上着班,时不时的走动和同事交谈,手机微微振动,心想着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便不再理会。闲下来坐定翻看手机,意外的是,那个消息是初中时期玩的比较好的朋友发来的。
那时,我们常常和另一个小伙伴假装是校园3剑客,漫步在操场、狂奔进食堂、小心翼翼的带零食回宿舍……
只是后来初中毕业,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此后我们便再无联系。现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与变化,我们也从年少时的无话不谈变成如今的无话可谈。
不过,现在的她已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过得很幸福。
时间越久,年纪越大,越发的看清了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所以,那个时候的我,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在爸妈的教导下,一直坚信着读书是一件“好事”。另一个朋友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的优生,所以,结果无可厚非。
清楚的记得,升高中报道那天,爸爸送我到学校门口离开后,我急匆匆跑到新宿舍的忐忑心情。幸运的是,我们还是在一个班,还是睡一个床。那时的我们天真的以为我们会这样形影不离的渡过这难熬的3年,还是会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天马行空,一起奔向理想的大学。
蹈烈火之炼狱兮,吾将破茧以成蝶
高三的来临,让我们都有点措手不及。正常得都以为是学习压力吧,哈哈,我也想,但我们面临的是学校根据政策重新调整班级,全校3个高三班(两个文科一个理科)被分为一个本科(1班)一个专科(2班)两个班级,现在想来也是很残忍的。
本科和专科的差距就此拉开,课程、时间、老师都不一样。神奇的是身为高三学生的我们一周10天还有4节体育课,而班上同学的状态基本是谈恋爱、睡觉、和老师抬杠……
那时的我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坐在教室最后的角落,每天看小说或者看着窗外发呆;而她,自从分开后就很少能见到面,有时看到也只是一个匆忙的背影,我们的时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她一直都在学习、奔跑、吃饭、学习……
其实,从某年某月某日的早晨,我和她一起干了坏事,老师却只责怪了我一人,便知道,我们之间一直都有着差距。其实后来的差距是我自己拉出来的吧,然后越来越远。
高三结束,我们各自考上了大学,不过她高考失利了,没能考上理想的本科学校,但上了一个不错的专科。虽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上学,但却在也没有了联系。
大学毕业,大多数人都逃脱不了四处奔波找实习单位和工作的宿命。但却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参加学校招聘会的时候因为老师的推荐,进入到了一家在本专业中很厉害的实习单位,而且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实习结束后因为有一个较好的实习经历便很好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都是在喜欢的乡村。
某天,安静的生活突然起了波澜,她发消息问我“你是不是在XX市工作,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工作,你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没有犹豫,直接联系了和她同专业已有工作的朋友,很快便得到回复,刚好有职位,便给她发了联系方式,让她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问她。几天过后,朋友问我,她是不是不来了,怎么没有和我联系。我没有去问她,只是给朋友说了不好意思,心想着或许她自己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或者根本就不在意,然后我们再一次陷入无联系。
2017年,一心想要流浪的自己终于开始了行动,我所谓的流浪并不如他们口中的背上行囊独自行走在世间。我喜欢每一个城市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市井烟火,所以,我想要的流浪便是去到某个城市,找到一个生存方式,在哪里扎下浅浅的根,感受自己想感受的一切。身边能懂我的人寥寥无几,她们都盼望着流浪归来的我,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很多时候撑不下去,她们一直都是我坚强的后盾,一个人孤独时,身后有人知你冷暖,便是最大的安慰与幸福。
后来,我找到了可以伴一生的知己,但依旧怀念着那些年走丢的我和她们。
我就像一粒沙,在这诺大的尘世随处的飘散着,有时会得到风的帮助,走得更快一些,没有风便自己走,不过是走的稍慢一点,沿途的风景也变得更加的仔细,迷人。
我为什么会考上大学?本菇凉天资聪慧,哈哈,假的,全靠高三最后半学期语文老师的严厉教导和自己起早贪黑的死记硬背。虽然不是什么牛逼的大学,但我抓住了高三的尾巴,没有让自己留遗憾,也让自己对于人生这件事开始有了思考和方向。
并文原稿写于2017年,奈何后来没有了灵感,便搁置至今,今天受了一点点打击,然后看到了这篇半成品,在然后灵感它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