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ountain的最新一期提案中,拟引入社区“踩”的机制,将点“踩”由以往的投票(增加权重)改为降低权重。‘链接:引入“踩”的PoC的机制方案,征求社区意见
引入“踩”的初衷很简单:有些人会为了谋取简书钻,发布极其水化的内容,自己给自己点赞瓜分收益。
这种水文自己给自己点赞的情形真的已经到了必需要引入“踩”的机制来治理的程度了吗?
引入“踩”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吗?
且随下文来看一看。
在分析“踩”之前,有必要先提一下曾经真实出现的,因为大量的水文而影响社区生态的Primas。
Primas早期的收益分配和简书十分相似,都有着持有Token所代表的每日投票权重,有着令排行榜第二名恨得牙痒痒的齐夫定律分配,更甚的是,Primas的投票收益(点赞、评论、转发)与内容收益直接挂钩。这意味着,同样的权重,投给排名第一的文章收益会比第二的文章高很多。
雪上加霜的是,Primas持有通证和权益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如下图的函数。这意味着,持有越多的Token,权益被稀释的越厉害。
于是公测没两天,就出现了抱团投第一的文章,直接导致该文章收益超过每日收益的80%。作者被垄断的收益打击了积极性,失去创作动力。同时,由于社区治理不到位,抄袭、水文大肆泛滥。
社区一度呼吁过“踩”的机制。
再说说有“踩”的机制的平台,币乎和Steemit。
Steemit曾经有过大鲸文章被踩灰的情况,详见鱼叔的文章:【币圈八卦故事】冲突到来时,谁来保证公正与公平? 币乎也有得罪高权重用户被踩掉上百收益的情况,甚至有朋友因为发表针对抄袭的看法而被连番踩踏:征文乱象:谁敢说抄袭无耻,洗稿有罪,踩死你!
有多少人会真的因为水化的内容而“踩”?
对不起,水文我看都懒得看。
但是你得罪了我就不一定了,我每天都会记得去踩你一脚。如果你不服,那么你充更多的简书钻踩回来啊!
“踩”在大多数时候变成了携私报复的工具。
看不惯,踩一下;观点冲突,踩一下;价值观不一致,踩一下……反正权力在我手,就要充分的行使。
如果“踩”需要能量,那么一般情况下,只要这水文的收益没有碍眼,大多数用户是不会去“踩”的。
如果“踩”不需要能量,那么何不踩个痛快?
如果“踩”匿名,那么反正谁也不知道是谁,暗戳戳的踩上一脚。
如果“踩”实名,那么最后就会成为权力的游戏:权重高的欺负权重低的。如果权重低的想要改变现状,只能以暴制暴。
为什么以上社区会需要“踩”?
因为它们都是新成立的社区,还是非常脆弱的形态。需要有一部分高权重的人去治理社区,特别是针对泛滥的机器人进行整顿,进而规范平台风气。而当平台氛围建立起来以后,“踩”的弊端就开始凸显。
简书为什么不需要“踩”?
首先,简书钻一钻代表一权重,无论是想要抱团还是想要批量操作小号的成本和门槛都很高。
其次,简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社区,自有一套完整的平台规范,将抄袭、侵权、广告等内容拒之门外。
再次,简书发展多年,自有一套自己的文化,许多用户本身就只将这里当做一个记日记的地方,偶尔能收到赞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了。突然的某一天,来了个莫名其妙的“踩”,试问这心情得是什么样?
最后,用户发文给自己点赞,本身无可厚非。如果是水文,那么别人也不会给文章点赞。除非聚集了超级多的权重,否则哪怕拥有10w简书钻最后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此外,持钻代表权重的情况下,本身就容易引发抱团点赞的行为,最后这个“踩”到底是谁制约谁呢?
综上,肆月认为简书不需要“踩”,希望社区慎重放开这一权限。
如果确实要有所动作,建议改为“公约”,针对过度水化的内容采用隐藏,取消收益处理。
#FTN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