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杨静边 整理于 22年8月16日

善于统治的人,不会轻易使用自己的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随便恼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轻易与敌人交战;善于识人、用人的人,对待他人总是保持着谦和的态度。

老子想说的是,一个真正的得“道”者,不与人争,是一种德行和修行,符合天道,是古往今来最高的法则。

和老子一样,孔子也主张“不争”。他说:“君子无所争。”孔子还主张“让”,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意思是说,国人都知道礼让,国家的事还有什么难的?不过,孔子也有“不让”的时候。

什么东西可以“不让”呢?一个字:仁!这就叫“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来,毫不推辞。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