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突破口

        近年来,富蕴县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内涵,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突破口,把壮大乡土人才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抓手,紧抓引、用、培、育等环节,全方位激活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广招外才聚合力。引进对象上紧扣需求,面对乡村振兴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现实问题,对各单位紧缺人才需求全面摸底,分别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并逐年动态更新,建立了一套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在每年人才引进指标安排上对涉农单位重点倾斜、优先安排。引进程序上畅通渠道,在全县实行缩短试用期、免笔试入围、享受免费旅游等引才绿色通道和人才政策,5年来引进各类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80人。引进层次上高标对齐,突出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引进标准,着力引进一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今年我县随地区相关部门赴内地招录35名优秀事业编干部,35个岗位吸引223名符合条件考生报名,有效提高人才基础质量。

        调动内才激活力。公开选任一批具有本县户籍、30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探索出一个“后备干部锻炼+支部书记任职”的乡村治理人才培育新模式,公开选派30名具有副高或有影响力的中级职称技术人才与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的特色产业、合作社“技术结对”,开展专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添技术、为人才成长选良田。对已引进的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坚持高看一等,厚爱一尺,让人才享受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单列考核、推荐进入领导班子等用才管才待遇,现已有14余名引进人才培养为单位中层。定期开展全县各类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设置乡村名师、名医、手工艺人等专项奖,从各个层次评选优秀乡土人才,对获奖对象颁发县委县政府荣誉证书。

        定培专才增实力。突出抓好各类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人才实力。依托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医护、农技和水利等基层专技人才,逐年补充到各乡镇事业站所、学校(教学点)、村(社区)卫生院(室)等,扩充乡村振兴行业专业人才力量。通过“订单”培养,大力支持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县域优势产业、企业联合办学,开设特色“订单”班5批次,招收、储备、输送基层技能人才300余名。借助清华大学远程教学站平台,通过“雨课堂”“腾讯会议”等线上“云课堂”形式,持续开展“清华伟新科普讲坛”8期、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6期、清华碧桂园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培养计划13期、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管理培训2期,推送了系列精品课程60余堂,培训人数超过8200余人次。

        借力育才挖潜力。充分发挥我县专家力量,着力用好“科技特派员”政策,借力科技特派员和援疆专家人才,建立乡村振兴百名专家人才服务团,以技术帮扶、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形式,与村(社区)、企业、合作社、特色行业等结成联系帮扶对子,通过专家集中培训、线上线下教学、农民跟班学习、拜师学艺等方式,带教辅导本地农民技能提升,培养本土乡村人才2000余名,涌现了一大批具有真本领的“田专家”“土能手”。充分发挥在外乡贤力量,涌现出一批心系家乡人才发展的高级知识分子,把他们在外立身立业的专长与家乡迫切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直播授课、会议讲座、回乡开办讲座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家乡孩子广怀理想、努力学习,引导家乡青少年成长成才,助力家乡人才发展,点亮“青胜于蓝”明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