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这两天在厨房都没出来过。虽然今年过年家里人不多,虽然我们家里大都是素食爱好者(我除外)。可过年了,有些东西还是要准备的。前几天婆婆蒸了几锅包子馒头;昨天老公生日,她又在厨房忙活半天;今天又在厨房各种炸,晚上又在准备明天包饺子的馅儿。
自从放假,我的主线任务是带娃。
今天下午三点多杜先生从单位回来,算是开始放年假了。回来简单吃了个饭,就带我和闺女去买过年走亲戚要带的礼物了。
我们家门口的大部分店都关门了,因为大部分都是自家开的,下午一路走过来,发现连锁店大部分都开着门。大家大兜小兜地拎着:衣服,蔬菜,水果,烟花炮竹……走到买东西的地方,更是被小小地震惊了:整个礼品批发市场被人围住了,老板们说话都是靠吆喝的,也来不及招呼客人,所有礼品都是客人自己装好,老板只负责报价和算账。老公负责挑选礼品,我负责带妞。看着一旁的一对小夫妻,盘算着要去谁谁家,去谁谁家要带什么礼物,总共要买多少礼物。很多人都是一车车的往家拉礼物。
结婚前,我们过年比较简单,一般是大年初二去姥姥家一趟,而且买的礼物大都是固定的。结了婚以后,发现老公这边过年好繁琐,大年初一要在村子里拜年,接着要去所有亲戚家有一趟。第一年回家过年,发现婆婆买了一车的礼物。虽然今年不回老家过年,但有些亲戚还是必须要走的,所以礼物还是买了一堆。
这个时候,还在经营的商户们是最开心的。大家的购买欲似乎都达到了顶峰。买东西似乎像不要钱一样。辛苦了一年,总要犒劳自己和家人,另外还要招待客人。于是,不管是服装店,水果店,蔬菜及各种肉类摊子……大家都比平时要豪爽些。老板们此时也更硬气些,脾气也不如平时。一是现在是卖家市场,二是顾客太多,顾不过来。
我们拉着一车礼物满载而归,出了市场,人和车都迅速少了起来,很多人都回老家过年了。但是,晚上九点多,窗外的鞭炮声却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