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中,我们要做到与对方的兴趣共享以及尊重对方的自主性,但是要想使沟通一直顺利地进行下去,光靠这两点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有一定的同理心。
刚刚阅读完了《奇葩心理学》中的相关内容:同理心促进信赖关系。作者表示,心理学家罗杰斯也非常重视同理心的运用,有研究表明,经过心理咨询所得到的治疗效果中有三分之二都取决于是否表现出了同理心。在沟通中表现出同理心不仅给对方一种被他人理解的安心感,提高对方的安全感,还能够让对方恢复活力,萌生改变现状的欲望。
但是如果仅仅在头脑上理解了对方,是不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也被理解了,即使在感情上获得了同情,对于解决问题也没有用。在心情上理解对方以及在头脑上对当前的状况进行冷静分析的这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而言,内心被他人理解之后,会让人感到安宁,像受到了鼓舞一般。沟通从共享兴趣的阶段逐渐发展为共享心情的阶段时,双方之间的亲密度就会进一步加深,开始建立信赖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对待自己的家人反而不如对待外人那样礼貌,十分粗鲁,但其实面对自己家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时刻注意同理心这一姿态,我们如何对待家人关系到我们能否收获幸福且内心丰富的美好人生。
如果我们与家人或是身边的外人,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和过结,那么这就警醒我们,是否有思考到在与他人的沟通中缺少了同理心这一表现,深刻反省之后,争取在下一次遇到的时候及时改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