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思想以及态度上的改变会让你更幸福

我们总在报怨对方听不懂你说的话,理解不了你想表达的意思,察觉不到你心中所想。

却没有反问过自己,我这么和父母说他们可以理解我的意思吗?

我这么和老公说我的需求,他能懂我的意思吗?

我和朋友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明确吗?

问路人问题,我的语气对吗?会不会显得态度很不好?

场景一:

孩子:相亲接触的太少,就见几次面。然后订亲,我去,也是醉了,我才多大。

父母:在我们老家你这么大早就结婚了。

孩子:在我们老家,老家!重点是现在这里是城市呀,我不去,最近几年也不要让我去相亲,我的注意力现在不放在这上面,我要好好努力一把,一个人生活多好。

父母:再过几年就大了,还能找吗?

孩子:我又不是嫁不出去,就算嫁不出去我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妈妈:回老家看看,咱也不是很着急,看看再说。

孩子:等等再说。

像上面的父母,他们的初衷是为孩子好,在农村,早找或许可以找个好人家,而孩子的意愿却与父母相反。

思维上的差别,或许就会产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换位思考,保持同频,事先明确你的标准以及目的,达成共识之后或许就会减少很多矛盾。
良好的沟通会解决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场景二:

师傅:今天做的金属小自行车做好了,还有需要的吗?(用多种颜色的铜线编制的自行车)

护士们:我要我要我要,不一会,全部抢光光。

小康沮丧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心情低落,唉,这回好了,没有了,泡汤了。如果自己说出口需要,师傅不就能给自己留一个吗。

主动出击,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你不说,别人怎知道?表达自己需求时使用“您可能不知道……”的语句。
注意:第一,陈述不包含负能量和挑衅。第二,语气平和。
自行车

场景三:

小a:你觉不觉得小b这人不咋地。

小c:怎么,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小a:吧啦吧啦吧啦……

小c:我觉得还好,人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念之间,你的态度要改变下。

①保持同理心。试着挖掘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想想你和他的矛盾是因为你的观念态度问题还是这件事情他真的做得不对?

②第三角度。和你起冲突的那个人,难道就一无是处吗?你说他不是好人,说不定他也会给路边的猫猫狗狗喂食物,对父母也很孝顺。冷静下来,理智的想想。

③宽恕。原谅会给你带来无限好处。现在你所付出的愤怒情绪并不能为你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分散你的精力,做事情的状态也不会好,得不偿失。

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怨恨

思想上的同频会让我们减少矛盾。

主动出击,不心生懊悔,不产生报怨。
自我审时,清除心灵中的“杂草”,让它得已“安静整洁”
愿你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感谢您的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