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读过一篇文章:《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是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印象十分深刻,内容远远超过一篇演讲常规情况下能够承载的信息量。不久前读完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自然延伸到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太重要了, 以至于我决定要开始追随查理·芒格先生。(其实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这篇文章也不是《穷查理宝典》的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有个问题困扰着我:
如何构建一套系统的思维框架,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它令我如此困扰,以至于萌生了去国外跟随大师学习几年的念头。我没有过系统地学习一门知识从而到达炉火纯青的经历,这个缺点限制了我对周遭世界的理解能力,根据以往的认知,仅凭琐碎的自学和摸索似乎很难弥补这一缺陷。直到最近读了《穷查理宝典》,就像专门针对我的困惑作出的解答一样,查理·芒格说:你需要上一门“补救式普世智慧”课。
如何获得普世智慧?
查理·芒格这样描述普世智慧:长久以来,我相信有某种方法,它是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比绝大多数人用的方法都有效。正如我在南加州大学商学院说过的:你们需要的是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你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当我谈到跨学科方法——你们应该掌握各个学科的重要模型,并将它们统统派上用场——时,我是真的呼吁你们不要理会学科法定的界限。
给予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应有的尊重
伽利略·伽利雷曾经说过:科学的真实世界通常只能以数学表达出来,数学就像上帝的预言一样。作为一名文科生,比二元一次方程复杂的数学题就会对我构成比较大的挑战。
是的,我们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并没有对于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尼古拉·特斯拉,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人物给予足够的尊重,我们浮夸地谈论他们的名字,却几乎对他们的理论思想基础一无所知;我们夸夸其谈地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却很少从技术层面探索爱因斯坦遵循着什么样的原则,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让他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
芒格说,我本人是个传记迷。我觉得你要是想让人们认识伟大而有用的概念,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和个性联系起来。我想你要是能和亚当斯密做朋友,那么你的经济学一定不会太差。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会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方法比简单地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当然芒格所读的不仅仅是传记,还会深入研究这些伟人的经典著作和理论,以此来达到和伟人“交朋友”的效果。
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
一直以来我坚持一个观点:要用有限的时间去阅读最顶级的,选择书的标准也比较简单粗暴:
1,国内的,活着的人的书不读;
2,在其领域没有卓越成就的人的书不读;
3,鞋扣情结患者的书不读
这样的标准难免误杀,但节约时间的回报是丰厚的。所以从绝对意义上讲,此刻你读的这篇文章是垃圾,你本该用这个时间去读大师的著作。但因为信息不对等的,你可能不知道该读什么,或者认为自己可能不适合读,而事实上恰恰应该读某些书,这篇文章可能会给你些指引。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信仰?
有一次查理芒格在一所大学演讲,台下一名学生问芒格:我知道你对那些太受意识形态影响的人持保留意见,但你的行为就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吗?难道你就没有为之狂热的东西吗?
芒格先生回答:有啊,我狂热于智慧,我为追求准确和满足好奇心而狂热。
……我认为人们应该掌握他人已经弄清楚的道理。我并不认为人们只要坐下来空想就能掌握普世智慧,没人那么聪明。
追随查理芒格是不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我决定成为查理芒格的追随者,按照芒格先生的指引,通过向人类历史上取得最伟大成就的人学习数学,生物,物理,心理学等知识,去弥补“普世智慧”,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前,我不敢妄称自己是查理芒格的门徒。
一个即将迈入三十的青中年交接之人,决定去追随什么的确不是儿戏,可能让你的黄金时代变成黄粱一梦。我曾经参加过教会的布道,期望从神父的口中获得智慧的启迪,最终还是放弃了。
作为世界首富巴菲特的合伙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掌握了某种更加有效的思维方式,为了确保芒格不是“鞋扣情结”患者(源自某人在鞋扣行业取得领先地位后,不管聊到什么话题,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口气),带着批判的态度看了他在书中的用以佐证其观点的论据,基本上都在他的专业领域。
芒格先生主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掌握每一个领域的顶级思维模式,构建100个模型,避免陷入“ A-Man-With-Hammer” 和被意识形态左右的非理性状态。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查理芒格先生列书单,一共42本。很明显要构建100个思维模型,这42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我将按照芒格的指引去搜集要构建100个思维模型的知识和书籍。
这算是意识形态吗?
借用查理芒格的话:我狂热于追求智慧。
如果有你恰好在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历史……任何一个基础学科领域小有成就,或者比较热衷,欢迎加入,一起组建一个互助式“补救式普世智慧”课。
但是我不喜欢“书虫”。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平庸,或者不够卓越,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可能你会说我太功利,读书不应该抱着目的……
不巧我正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我坚信只有有目的的活动才能使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大化,所以我只收集商界,政界,学术界以及历史长河中可以被称之为“卓越”的人推荐的书单。更重要的是,带着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读书,收获会大不同。正如书中描述:查理这种伟大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从他推荐书单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枪炮,病菌与钢铁》,《自私的基因》,《冰河世纪》和《达尔文的盲点》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关注前面提到的“竞争性毁灭”问题,研究为什么有些物种能够适应环境,存活下来,甚至在经过很长时间后占据统治地位……
这时你会问,为什么你还是混得这么惨?
哇哦,亲爱的,You go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