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实
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证明了学习效率与深睡眠时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邀请一组6人受试者(3男3女)进行实验,第一次让他们睡个整觉,第二次则进行“有干扰睡眠”,以影响他们的深睡眠时长。睡完觉的第二天都让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作业,结果显示有干扰睡眠后的学习能力有明显的下降。
这其实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事实——睡不好第二天状态就是会很差。
一杯咖啡和一次实验
我是一个重度咖啡爱好者,虽没重到要去做一个咖啡师的程度,但一天一杯咖啡必不可少,甚至周末也不例外。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喝咖啡有反噬效果:虽然早上喝了咖啡状态会异常地好,但到了下午就会变得萎靡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于是我在网上找寻了不少关于咖啡危害的资料。
有一个健身房的CEO在博客中写到,咖啡是提前透支身体的能量,这些透支会让你之后感觉更累。
一位营养师的文章说,如果你想要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那就要远离咖啡。
看了这些建议,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戒掉咖啡来改善自己的睡眠状态。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每天的咖啡戒掉,实在不行也只喝红茶。
那段时间,没有了早上对咖啡的依赖,晚上也就更愿意早睡了。
一次统计
经过那段时间的数据统计,我还得出了一个自己的最佳睡眠时间值:12:30~12:45入睡,7:00左右起床。
统计方式是这样的:客观数据由小米手环2统计;主观数据一项,起床时给自己的状态评分(-3 ~ 3)。
保证第二天状态的关键在于充足的睡眠,所以必须要保证6~7.5小时之间的睡眠时间。
我的入睡前仪式是这样的:把手机放到卧室外(最关键一步),上床,伸展身体,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然后自然入睡。
一个月后,我感觉自己不需要喝咖啡也可以保证第二天良好的状态。
一个FLAG
说来惭愧,可能是因为自己放不下对咖啡的爱,我又再一次掉回坑里了。
虽然又回到了每天一杯咖啡的日子,但下午的反噬现象却不那么明显,原因是我会在下午接着喝茶或可乐。
实际上,补充茶碱或变相摄入咖啡因是我为了克制反噬效果干的事情,结果是这个坑我越踩越深了。
最近有本新书《睡眠革命》,来自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30年的研究成果。我下单了,在此立个Flag,再用一个月时间,彻底解决睡眠问题。
具体完成指标有下面几项:
01 不喝咖啡
02 晚12:45前睡觉,违反率低于1%,节假日不例外
03 第二天状态评分一个月平均值需大于等于2
2017年7月15日回来告诉大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