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圆圈,有的人一直在圆圈里负重前行,其实他不明白圆圈上每一处都是切点,每一处都是腾飞的起点!
好久没有在简书上码字了,每天真是累成了狗,孩子初三,后勤保障不能少,学生高三,刷题训练不能少,唯一能压缩的就是自己的睡眠时间与阅读写字的时间。
我曾告诉学生再忙再累不能少了阅读,在高三时间这么紧张的时候,我也抽出一周一节自习的时间来让学生阅读,我不知道学生们能不能明白我坚守的意义,教师节那天有学生在积累本里写了一段文字,让我深有感触,学生说,老师的态度总是温和,老师的作业总是留的适当,老师还能在现在留出时间让他们阅读,她觉得很幸福。看到这里我真的很幸福很满足的笑了,其实在理科班真正爱好阅读的学生不是太多,学习压力很大,在我们学校,无论是什么层次的班级,学生上语文课总有人在课本下压着其他学科的作业,写写停停,如受惊的兔子,有时我会把学生的伪装揭开,有时也装装糊涂。
阅读真的不能直接带来效应,它是一个慢慢渐变的过程,这种过程甚至在功利人的眼中根本就看不见,他们用世俗的评价来说一个人,说他的地位,说他的经济收入,说他的官职,说他的关系网。而我们只想在春天想想江南的三月,杂树生花,群莺乱飞的唯美;在夏季赏荷泛舟,评品荷香荷韵;在秋天里,看落叶飘飞,感受渐浓的秋意;在冬季,北国的风光,飞舞的雪给我灵感,给我精神的力量。
我曾经给学生讲过一个禅的故事,角落里,有一个废弃的装着煤渣的篮子,黑不溜秋,很不起眼,一天,父亲对孩子说,你用他到河里提水回来,孩子来到了河边,装满一篮水就往回后,可是很快水就漏完了,为了能在水漏完之前回来,孩子一次比一次跑得快,一次比一次更用力,可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回来时,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完了,孩子很泄气,很颓然的把篮子放在一边,无奈地对父亲说:“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用篮子不可能装回水来。”父亲笑了笑说:“孩子,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印证,你怎么做的是无用功呀?你看看你手中的篮子。”孩子这时才发现,手中那个黑不溜秋的篮子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变成了一个洁白的、漂亮的、制作精美的篮子!
讲完故事的时候,很多同学沉在了故事中,可是突然有一位同学说:“老师,他不是还是没把水带回来吗?”立刻就有几位同学附和,是呀,他一下午的时光不是白费吗,他不是没有带回水吗?
有同学忍不住了说:“篮子不是有变化吗?”
那学生说:“篮子变化了有什么用呀,他不是没完成任务吗?”他一说完,班内本来有些有所悟的同学也开始犯迷糊了,是呀,有什么用!
这其实就是功利性的思维,是呀,从完成任务的角度看,他没有完成任务,他是失败者;但你转换思维,篮子发生变化,变得洁白无暇,在你努力的过程中,它不是变得越来越美好了吗?篮子不是实现了更大的价值吗?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仅仅只有结果。所以你要明白:
成功有时候并没有按照你设想的方式方法来,但它一定会以你没有想到的方式出现!
这也让我想起另一个知识与素养的区别的故事,某一考生读到历史卷上“简述《马关条约》”时不禁悲从中来,掩面哭泣,无法完成答卷。考试成绩当然为零,可是那些在试卷上答得整整齐齐的文字真地能比他有历史素养吗,怕是不见得,无情的知识扼杀了有情地素养。
阅读不是分数,而是你某方面的能力;阅读不是死知识,而是生命的苏醒。你的生命会抽芽,生长,绽出花朵。
一树繁花的喜悦就是素养,见花落而流泪也是素养,生命终是温暖而有情怀的,人终将有别于机器。
放飞生命,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头开始疼了,提醒我该休息了,为了能写出更多的文字,为了我的未来的可能的价值,就此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