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直解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直解】徐爱问:“如果只是在心上探求至善,恐怕不能穷尽天下事理。”
先生说:“心即理也。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徐爱问:“例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这些事上都有许多理在,恐怕也不可不察。”
先生说:“这个说法的弊病已经流行很久了,哪是一句话就能领悟的!我现在就你所问的来说一说。事父这个事,难不成要去父亲那求孝的道理吗?事君这个事,难不成要去君主那求个忠的道理吗?交友、治民这些事,难不成要去朋友、人民那求个信和仁的道理吗?这些道理,都只是在自己的心中。心即理也,此心没有被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从外面添加一分一毫。以这颗纯乎天理的心,侍奉父亲就是孝,服务君主就是忠,交友、治民就是信与仁。只需要在自己心上用功去人欲、存天理就是了。”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清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直解】徐爱说:“听闻先生这样说,我已经有所省悟。但是旧的学说仍然在胸中纠缠,尚未透彻。例如,侍奉父亲这件事,其中的温清定省(使父亲冬暖夏凉,早晚问安)等事项,也不需要讲求吗?”
先生说:“如何不讲求?只是要明白宗旨。只是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拿讲求冬温来说,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唯恐其中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唯恐其中有一毫人欲间杂,所谓讲求,只是在此心上讲求,使其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杂。此心若无人欲,纯然天理,是一个诚于孝亲的心,冬天自然思量父母的寒,就自然要去让父母温暖。夏天自然思量父母的热,就自然要去让父母凉爽。这些孝的具体事项都是那颗诚孝的心发出来的。必须是先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才会有这些孝的事项。譬如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事项便是枝叶。必须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不是先去寻找枝叶,然后才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必须是有个深爱做根,才会自然气和、色愉、容婉。
笔记
《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一切皆在内心,对父母有深爱之心,自然和颜悦色;对爱人有真爱之心,必然温情惬意;对工作有热爱之心,必然兢兢业业;对同事有关爱之心,必然鼎力相助。
所以,仁爱只要发于本心,便会在行为上体现。仁爱是装不出来的,假如没有心底的那份真诚,即使一切行为合乎礼仪规范,别人也会感觉出来,自己也觉得难受。
稻盛和夫拯救日航时,就发现日航的工作人员对客人毕恭毕敬,九十度鞠躬,但是心中却没有敬意,所以,稻盛和夫以敬天爱人教化员工,激发了每个员工的内在动力,日航在半年扭亏为盈。
很多人对于心即理的质疑是心即理的学说无法应用在研究科学知识上。
心即理是指做事的道理在心中,不在做事的对象上。徐爱所问的事君之忠、事父之孝、交友之信、治民之仁,这些做事的道理都是在自己心中的。忠、孝、信、仁都是自己心中所发,是自己的动机,有了这至善的动机,便自然会去研究冬温夏清的具体细节,爱自己的父亲,自然会设身处地体会父亲的难处,关心爱护自己的父亲,而不是死板地按照古人说的、书上写的、或者专家说的那些理论去做关爱父亲的那些节目。也不是按照自己的臆想去做,而是问询、亲身体会父亲的寒热,去关心父亲。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应该如何照顾父亲呢?可能有的科普知识说,夏天最适宜的室内温度是26度。对于你自己来说,可能会觉得26度太热了,应该要23度才合适。而对于你的父亲来说,他身体虚寒,要28度才合适,温度太低了,他怕冷,他还怕被空调直吹。这种情况下,一个爱自己父亲的子女会去反复调试空调的温度、问询父亲的感受,而不会按照科普知识教条地设置空调温度,也不会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给父亲的房间设置空调温度。
爱子女也是一样的,真爱子女,就要尊重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主体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欲望强加给他,打着为他好的名义伤害他。比如婴儿很怕热,但是老人大都怕冷,怕小孩子着凉,因此给孩子捂的很厚,结果给孩子捂出一身的痱子,夏天不给婴儿开空调,热的婴儿没法睡觉。再长大一点,就是揠苗助长地让孩子学习,却没有充分了解他的兴趣、他的志向、研究孩子的心理特征、思维模式,不能因材施教。
以上所讲之关爱父母、关爱子女的例子,很多人做不好的原因在哪里呢?还是在于动机上,动机上没有做到至善,没有做到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还是我执太强,把自己的意愿、欲望、观念强加给了父母、孩子,因此打着爱的名义伤害他们。真正的难点在于自己的纯净自己的心念,心念至纯,有了强烈的爱心,自然会去尊重被爱的人、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去研究如何帮助、照顾他们的方法。
上面所说的忠、孝、信、仁都是人际相处之伦理,那么做科学知识的研究的道德是什么呢?就是“诚”,就是认真、一丝不苟,更深一层,还有着对于人类的大爱,研究科学知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类服务,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如果脱离了这一点,那么研究科学知识,反而是有害的。
所以说,心即理的学说是包含了科学知识研究这种活动的伦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