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需要修出来的~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12班~06 静静 杭州#
20171024(29/60)
【幸福三朵玫瑰】
昨日三朵玫瑰
父母臣服(未完成)
看书一小时(完成)
与女儿开心练古筝(完成)
今日三朵玫瑰
父母臣服
看书一小时
与女儿开心陪伴
【幸福实修目标】
目标1:与女儿处理好作业、起床、练古筝等的问题
目标2:连接和理解女儿
目标3:由亲子关系延伸到处理好其他关系
【幸福金句】#幸福实修#:D29静静
#幸福实修#当我们有了足够高的觉知,就会发现每个人当下的体验就是他最需要的体验,而只有无评判的觉知和关注,才会点亮对方的心。
【觉察日記 】
标题:#看书真的很重要#
昨天的觉察还带着担心和不安时——“可是边界到底在哪里?我判断我最终的决定合适否的标准是什么?她万一哪次连正常的学校考试也不去了,我该用什么语言告诉她这是必须遵守的呢?”今天看书就得到了“答案”。
书中说:
在心理咨询中,一旦我升起“正确”“应该”“更好”之类的念头,就会和来访者失去联结。来访者也许会在头脑中赞同我,但他的身体能量会退缩,以表达抗拒。孩子更是敏感,无论父母的话说得多漂亮、貌似多尊重孩子,但只要起心动念想要改变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爱,而是能量被阻塞。
不改变别人,并非因为别人不可改变,而是改变的念头会阻碍别人的成长。当我们觉得别人应该变得更好的时候,已经看不到真相,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投射。医生连病人都看不到,怎么能治好病呢?当我们有了足够高的觉知,就会发现每个人当下的体验就是他最需要的体验,而只有无评判的觉知和关注,才会点亮对方的心。
“只有无评判的觉知和关注,才会点亮对方的心。”——这话说得多好呀,只需要看见,不带评判,就好过说得很漂亮的话。
仔细看看昨晚上阿丹老师的评语“在和女儿间,我看到了“爱和规则”的碰撞,女儿很有力量的在说“不”,那么你真的接受她的“不”吗?你真的允许她自己做的所有决定吗?可喜的是,孩子感受到你给了她足够的爱,孩子的内驱动力在发挥出来,同时,你有焦虑、担心、不安,这些感受背后,你的关注点在哪里?规则由谁来定?规则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当规则一再被挑战,你看到自己和对方的需求点在哪里?”——其实,老师说的就是无评判的话,看见了我,提醒了我,就是这几句话,就解答和点醒了我的困惑和不安。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起心动念(想改变操控她)和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她得到足够爱之后会做出最好的选择),还有,要随时觉察自己和孩子的需求点。
老师用这个方法辅导我,我对于孩子,也要学着用这个方法更多的觉知和关注她,不带评判,起心动念不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