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作”一般指根据一定的情景或要求,写作150字左右的“微作文”。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很多小学生一谈到作文就头疼。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嵌入“微习作”。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微习作”,我尝试运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题眼,巧入手。
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引起对课题的重视,因为它代表着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可以反映出文章中的许多内容。比如《白鹭》课文以“白鹭”为主线,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的美,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题简洁,对于动物,学生并不陌生,仿照白鹭的外形及生活习性,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微习作练习。再如《松鼠》课题中抓住松鼠的外形特点及行为特点进行细致而生动的说明介绍,让学生仿照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完成微习作。学生对这些熟悉的事物便会不假思索的动起笔来,结合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起来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在语文阅读课中结合每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对归纳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尝试抓住题眼,注意审题,很快就能让学生倡导写作的乐趣。
二.抓脉络,巧布局。
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章脉络,为学生讲清主要内容,让学生看清文章的脉络,学习好的文章中的布局技巧,同时加以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布局和写作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四季之美》这篇文章的学习时,要告诉学生此片文章的脉络为按四季时间顺序来写,每段的结构是总—分。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随堂写一写校园中的四季之美,以“校园最美是——”这样的形式开头,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抓住一种典型事物的方法去写。理清脉络,学生思路清晰,学生行文速度就很快。
三、用课文,乐写作。
在阅读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以及特殊的表现手法等,让学生随笔练习,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多了解一些写作的表现技巧和方式,积累资料,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一文时,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本身就具有想象,当教学到海力布为救乡亲们说出事情真相,自己变成石头时,就乘机鼓励学生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提高创新和习作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写作知识,引导学生积累写作语言和写作素材,领悟到写作方法,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逐步提高。长此坚持,我相信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一定会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