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曲终人散——《采桑子》


“物是人非,曲终人散”,

我也读完了这一幅大宅门里的百年家族画卷。

这是叶广芩老师笔下的《采桑子》,而我好像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季节去读,在这个萧瑟飘零的秋天里读金家子女的飘逝。

翻开《采桑子》的那一刻,我就知晓,作者所述的这段话:

“现在之所以把这个引不起别人兴趣的话题贸然提起,是因为我知道,我不道出,她的故事便永远无人再道,连她那划过夜空的刹那灿烂,也将随着岁月的流逝逝于记忆的沉沉黑暗。”

不仅仅只是大姐金舜锦,而是金家所有人的故事,都将以此书留存于世,被世人所记忆。

对我来说,翻开的仿佛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扇门,一扇通向历史,通向北京,通向金家的大门。

在书中我读到了叶广芩老师极其用心,详细又详尽的去还远记忆中北京原本的模样,北京的建筑,北京的戏,北京的食物,北京的礼仪,北京的圈子,北京的一切一切。

也在这样详尽的文字描写下,让我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进入金家的大宅,去感受那一曲人世更迭的无尽挽歌。

北京的样貌,我不能详尽。

但金家的故事,却也知悉。

我讲不出:

一个世家望族的败落,一群满族子弟的飘零,

一曲人世更迭的无尽挽歌,一幅大宅门里的百年家族画卷。

但这也确实是北京金家的故事。

“是啊,该结束的终归要结束。而在其最后消逝之时,却难免有那么一丝牵心动脉的疼痛,有那么一阵难以撒手的依恋……”

“毕竟是旧家难舍,毕竟是手足情深。”

这部在近百年间风云变动的社会中所发生的故事,这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故事,这部北京金家十四个子女的故事。

很值得去读一读。

最后还想说:

这曲纳兰性德的《采桑子》,真是绝配。

一曲道尽作者心中的难以诉说的情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