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生活在按照计划进行。有一些小意外,也有一些小惊喜。比如,并没有按原计划五年内,回成都。不过还好,金酱和我也是坦然接受。比如,没想到宣传部的工作和媒体关系不大,和文化关系也不大。比如,有其他单位的人找到我写一写趣味性的文案。比如,最近开始做小视频,爱上了这种多元包容的表达方式。
最重要的是,随着对接触过、深深影响我的一些现实主义哲学观念的抛弃,终于开始有点享受生活、诗意人间的意思了。呼吸都是越来越自在。一旦对待人生的哲学观念有了笃定,也就有了对复杂世界展示真实自我的勇气。
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想表达什么、写点什么,一些话,一些现实主义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总在脑中复现。比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写:“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比如,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说,“除非太卑鄙得偏爱自己的人,才能无耻地写自己的事情。”甚至,傅雷对我极喜爱的 《倾城之恋》也是批评,“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
或许出于自我的懦弱、或许是对主流价值的盲从,我不敢承认,喜欢红楼梦、喜欢张爱玲,看不懂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不懂鲁迅等左翼文学家。比起现当代中国文学,我对欧美、日本文学有偏爱,读得也更多,也更愿意一读再读。
喜欢看什么,写的也是什么。所以,我也不敢写,害怕暴露自己的小资小调、对生活的享乐态度、对他人的冷漠不关心。因为除了写自己、写身边小事、写亲朋好友,我没有写他者的能力和视野。以至于,一段时间归罪到生活过于平顺,无法接触广阔的社会面。近几年,连日记习惯都戒掉了——只因 《邪不压正》调侃,“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也因输了江山的蒋介石也是位写日记的爱好者。不知怎么,在这个社会,写日记的人被划等号成了现实失意者。
可是“写点什么”,是一种本能渴望,总要很努力才能把落笔记录的冲动压制。
现在想来,太不值得,也不快乐。三十年的人生阅历,那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就这样毫无痕迹的匆匆而过。脑子塞满别人对生活的认识,自然而然,我的生活也被别人的生活倾覆。连一滩水,干了后,都会留下水渍呀。
所以,写吧,不为谁,不讨好谁,不代表谁。
每一种小日子,都值得纪念。每一种人生,都值得珍视。
而且,国富民强,生活如此顺遂,也不能怪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