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09页
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
他们不舒服那是他们的课题,他们去负责解决,你只要负责你的课题就好。
我们真的要选择一种不顾别人感受的活法吗?
课题未分离的人,所谓的照顾别人是在勉强自己,希望维持我在别人心中良好的形象,本质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关注的,是我的脸面,评价和利益。
灵活又清楚界限,关心就是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干涉,对别人没有越界的要求,又很清楚自己要如何负担自己的责任,当他需要维护自己边界的时候,他会明确告诉你,而不是推开你,他理解你的不舒服会陪你一起面对,而不是躲着你,敷衍你。
你有你的期待,而别人有别人的行事逻辑。
有些人一边痛苦,却又一边无动于衷。总是抱怨别人对他的不公,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
人们在面对痛苦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心理阶段,一开始是否认,然后是愤怒,再然后是讨价还价之后,才能正视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最后再想办法去应对。
你考虑接下来怎么做,就是接受这个人这么做了,是事实,应不应该已经没有意义,对方已经做出来了,什么时候接受这一点,什么时候就会投入新的互动中。
委屈大多是在自说自话,同时也很容易唤起别人的照顾,但是别人真的被这种情绪吸引,给予他们额外的关照,很快又会发现他们并不需要帮忙。
“不得已”的另外一面是“我想要”
理解你的痛苦,但并不建议他们改变,或许也是对他们的尊重,虽然他们看上去悲悲戚戚但他们正在从自己的选择中获益。
我接受你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哪怕你不断强调自己的痛苦,但我仍然相信你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
始终用提问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真的有改变的打算。
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会有压力,我们就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他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判段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他人的褒贬。
夸一个人伟大无私奉献,都有一点怪怪的,好像是哪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又是这个人平白无故多付出一些。
当我们在关系中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时,吵架可以让我们确认自己还在被爱。
不管我多强硬或者多么激烈的坚持,我明知道做错了事情。多么想通过彼此伤害的方式来定义我们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力在你面前,我根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我在意你。
你爱回不回吧,反正我也没那么在乎。这份强硬,最后的一块盾牌是:我害怕被拒绝,所以我必须表现得满不在乎。
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软弱,因为软弱我们相互依赖,我们从内心深处需要对方,希冀对方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