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写在孩子的小练笔之前:作为初一的孩子,在没有学过此诗的基础上,能利用资料了解诗歌的意思,利用所查的写作背景来对此诗进行自我的赏读,觉得已经挺不错了。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22)班周子涵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不同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洒脱,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善于通过诗歌反映社会和民众生活,他的《观刈麦》就是这样的一篇代表作。在白居易时任盩厔县尉时,看着百姓疾苦的生活,他写下了这首响彻千古的讽喻诗。

开头两句写种田人家到五月会更繁忙,夜里的南风吹熟了小麦,表现出小麦的成熟丰收,同时为下文写人民的丰收的场景做铺垫。家中的男丁在田间辛勤劳作,他们不拍热不怕苦,只希望再快些,再多收些麦子,妻子(妻子和孩子)漫步金黄的浪间,送来了汤饭,此时美好温馨的画面与接下来的叙事形成了对比。白居易话锋一转,他看见了一位贫苦的妇女,带着孩子在已收割的麦地中捡拾遗落的麦粒,问她为何如此,只为靠此度饥荒,诗人再借妇人的悲惨遭遇揭露赋税的沉重,官府毫不体恤民情,只是一味的剥削压榨底层劳动百姓,同时引出自己身为父母官,却未能造福百姓的思考。自己从未耕耘于田间,却拥有到年末仍有剩余的粮食,将自己舒适的生活与人民的穷苦做对比,突出诗人的惭愧。

诗人借此诗是表达自己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鄙夷,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22)班宗思淇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大诗人,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题材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一生坚持着“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的原则,坚持为百姓发声。他任陕西盩厔县慰时看到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这种社会现象使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观刈麦》。

诗句开头,诗人描绘了金黄的广袤麦田,麦浪在风中摇曳着,农民在麦田里辛勤忙碌着,让我感受到农民们收获满满。而接着写了女人和孩子们为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饮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农民们脚底下被暑气熏蒸,脊背被太阳烘烤,他们累得精疲力尽,但他们不是期盼着一天赶紧过去可以好好休息,而是珍惜夏日里的时间,抓紧多干一会儿活,这反常的心理让我感受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诗人又看到了旁边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右手拾麦穗,左手拿着一个破筐,一边捡一边跟旁人说着自己的遭遇:由于苛捐杂税,家里的田里打下的粮食全部交给了官府,只能拾麦穗来度饥荒,旁人都为他难过。记起诗经中有记载“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意思是农民收割时会特意留下一些禾穗,给那些没有劳作能力的寡妇以度饥荒,从而可以看出劳动人民的善良。而这首诗最后还写出了诗人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和农民赋税繁重,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以自己切身感受,把农民和自己作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22)班赵倪宣

《观刈麦》是白居易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写下的,这首诗不仅表现出了农民劳作的辛苦,更透露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

诗的开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繁忙的农村景象。妇女和孩子为劳动的男子送来饭和水,虽然他们承受着太阳曝晒,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但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家人为自己送饭的时候,也该有满足吧。

但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一位贫穷的妇人,抱着孩子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别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原来是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已经卖光,只好拾些麦穗来充饥,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感慨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柔。”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却一年有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于是诗人内心的惭愧涌上心头,整日也不能淡忘。表现出了诗人对因赋税过重的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

古人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我认为读《观刈麦》不愧者则是不自知。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22)班   杨伊明

《观刈麦》是白居易看到农民在田间辛苦劳作时写下的。这首诗透露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旧社会制度的讽刺。此诗也是白居易早年的一首著名的讽谕诗。

此诗开门见山,"田家少闲月,五月人信忙"表明种田人家到了现今五月份,工作变得更加繁忙。下面两句则又描绘了小麦经风吹过后变得金黄的画面,既点明小麦已成熟,又营造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下面四句又写妇女儿童担着饭、提着汤,送给在南岗割麦的丁壮。下面四句中,先说脚下暑气蒸人,背上赤日似火,表现了环境的炎热难耐;同时,与后面两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胀"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田家吃苦耐劳、珍视粮食的形象。

接下来八句则重点刻画了一个妇人。这位老妇人抱着一个孩子,右手捡麦穗,左手提破筐。她说话听起来使人悲伤,且听她的话说,田里打下的粮食全交给了官府,只好靠捡麦穗度饥荒。其实,这个妇人不过是当时种田人家的一个缩影,而诗人借这个老妇人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种田人家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可怜与对当时制度的不满。

将刚刚老妇人所说的与自己不曾耕种一年到头仍有余粮的情况联系起来,诗人白居易感到十分惭愧,以至于到了"尽日不能忘"的地步。确实,他们种田人家凭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粮食,却还不得不靠捡麦穗度饥荒;而"我",没有什么功劳,也曾耕种收割,不过是当了个官,到年底却有剩余的粮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种世人家的可怜,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当时制度的讽刺与不满。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22)班   吴睿涵

《观刈麦》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此诗中,诗人直抒胸臆的表达了他对农民百姓们悲惨生活而感到痛苦、悲伤,使我深有感触。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所笼罩的田地上。诗的开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渲染了一种繁忙,辛劳的气氛,紧接着,只见几对妇女带着自己的孩子们来为丈夫送饭和水。画面一转,一些丁壮们缓缓从田地中探出头来,扭头望见自己的家人来供给粮食,便乐呵呵地朝他们奔去,即使个个都被汗水所淹没,但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看到这儿,白居易再次迈起脚步向前走去,不一会儿,他便穿过了许多片田地。突然,他猛得定住了,此时,他看到了一位贫穷的妇人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地上摸索着,抬起地上早已被人遗落下的麦穗,尽管小,但依旧放入左臂悬挂着的破旧不堪的筐子中。诗人的视线再次拉近,那妇人手中抱着的孩子将筐子中的麦穗慢慢放入破烂的筐中,以此期待来度过饥荒。诗人这时听到他人的话语,才明白这一家贫穷的人为了缴纳税务,把所剩无己的田地都卖掉了。

当诗人了解到百姓生活的困苦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对啊,诗人自己的生活相较那贫苦的妇人,已是天上地下的差距,随之一种自责之心涌上心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愧疚与歉意,也使我感同身受明白了古代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与艰辛。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5)班   邢张玮

今天阅读了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此诗应是诗人下田体验当地人民五月到了收麦这个忙碌的时节触景感怀所创作的。

诗中所描绘的是一幅农民丰收的场景,底层小老百姓的他们自然很忙碌,没有贵族们的闲适自在。而五月的到来,也使他们的生活更为忙碌。小麦已经发黄成熟了,该是丰收的日子了,诗人跟随着农民去麦田,他们扶老牵幼,老老小小都去帮忙收割。妇女们担着饭,而往日一向活泼的孩童们也不再嬉闹,为大人们提去汤。那男子呢?伴随着诗人的视线的转换,才知道他们都在南冈抢收小麦。平日里高大、虎背熊腰的他们,在麦丛中竟是那么纤弱。他们双脚下是难以忍耐的暑气,背上的烈日炙烤着他们的脊梁。可他们却不吱声,头顶烈日,脚踩烫土,挥汗如雨,不知疲惫地劳作。他们精疲力竭,仿佛不知天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想多抢收一点,能过上吃饱的日子。

而伴随着视野转向一位老妇人,这温馨的农收也被撕破了最后虚伪的面纱,露出了丑恶的嘴脸。只见田旁一位贫苦妇女,衣衫褴褛,抱着孩子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好心的诗人见她这般可怜便上前询问缘由,原来沉重且不断的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了,只好拾些掉落的麦穗充饥。这位妇女也不是懒惰,而是实在一无所有了。看着孤苦无依的老妇人,白居易陷入了沉思,他认为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功劳德行,也没从事过农活,可一年领取薪俸却有三百石仍有余。

诗人自我反思,深感愧怍,自己自身又不勤劳却能过上安逸舒适的美好生活,反观这些底层小老百姓,这么勤劳,却总还是艰难,甚至一无所有。

全诗借诗人下乡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林漓尽致地刻画出了百姓们的贫苦生活,将百姓与自己对比,直抒其事,指出达官贵人们的无耻和对压榨百姓之事的批判。本诗是对唐朝民不聊生、以及人民贫困之源——繁重税收的指责和对底层人民的关心。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5)班   俞蒋

《观刈麦》是大诗人白居易,在麦收时节看到农人在田间辛勤劳作而写下的。

正值夏季,尽管烈日炙烤着,他们却也不曾感到炙热和劳累。妻儿携带着吃食和水,来看望农人。这一幕似乎还让诗人感到一丝温馨。可以想见,当时生活虽然艰辛——农夫需要在烈日下抢着收割麦子,但是看着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内心依然无比幸福。

可这和谐美好的收获之歌中却带有悲戚与伤感。旋律是怀抱着幼子的妇女,正捡拾着散落的麦穗。与刚才的那些家庭相比,无疑她是悲惨的。究其原因,是沉重的赋税无以缴纳,才被迫将田地都贩卖,并非贪图安逸,想不劳而获。她看着他人在田间收割、收获,再看看自家的境况,该是如何地心痛呢?不仅是周围的人为其悲哀,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诗人也同样悲伤。

于是,诗人为自己不用从事农务,却可年年有余粮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是一种文人的自省精神。大诗人白居易能够切身地体会平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与自己的生活相比较。他不仅有着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关怀,也有着对自己这样上层阶级官员的反思,其精神尤为可贵。

并且,这首诗还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感,那就是对朝廷给予百姓的沉重赋税的批判。平民的生活本就不易:酷暑寒冬,劳作不止。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却丝毫不顾及这些可怜之人的生存,这才出现了有这样贫苦妇人捡拾麦穗,苟活的局面出现。是政府官员的不作为、是统治者为充盈国库而一味地压榨老百姓的冷酷无情。

这一切,都被白居易看在眼里。于是他满怀对这位妇人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慨,写下此诗。

要为贫苦之人发声,为其不公的命运反抗。这是白居易生于世、立于世的人生愿景。



我读白居易之《观刈麦》

金郊初中七(5)班  李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几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种田人家在五月份比平时更加繁忙,忙着割麦。空中的骄阳似火,照射着大地,脚下也暑气蒸人,但丁壮们并不感到炎热,只想趁着好天气,赶快收粮。丁壮们在南岗割麦,女人们担着麦,儿孙们提着汤送给他们。此时,旁边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她右手捡麦穗,左手提破筐。她不禁感慨,声声话语透露着忧伤。原来她家已无田地,只好靠捡麦穗度饥荒。白居易见此有些惭愧,心里想“我又有什么功劳,不曾割种收割,一年到头却有剩余的食粮……”这种惭愧,使他日夜难忘。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面对农民因官府的赋税严重而食不果腹的现象深感惭愧,表达了白居易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李绅笔下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范仲淹笔下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杜甫笔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古以来不少诗人感叹人民生活之艰,同情之情油然而生。农民是国家发展之本,所以,这不更突出诗人对农民们的关切之情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445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88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0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6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45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1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23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4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6评论 4 32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9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2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