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翻开长久以来想看未果的小说《蜗居》。
看完小说,一直为海藻不值。
一直有疑问,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是什么促使本科毕业的海藻,最终变成了小三?
是这个社会成了滋养小三的温床,是金钱诱惑了成群结队的小三,是男人的滥情成就了小三。
父母"甩手"式教育,姐姐"护小崽"式呵护,带弯了海藻的性格
海藻不止一次提及自己就是多余的人,是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意外带到世界的。父母最初期望是个儿子,可是最终自己出生时,妈妈都哭了。
所以海藻一直都是姐姐海萍带着,饿了煮面条吃,困了海萍哄睡觉,上学后又辅导做作业。
海藻犯错了,受罚的永远都是海萍,是海萍没有照顾好妹妹,没有教育好妹妹。
即使是成年后,海藻怀了宋思明的孩子,挨打的还是海萍,是海萍没有做好姐姐,没有在海藻失足时拉她一把。
一切都是姐姐海萍的错!
难道作为母亲就没有错?为什么海藻心里姐姐就跟妈妈差不多,甚至比妈妈都要亲 ,因为不论饿了,困了还是反错了都有姐姐。
海藻被姐姐保护的太好了。对于海藻来说,姐姐就是护自己的"鸡妈妈",就是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姐姐就是天。
性格只不过是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普鲁塔克
姐姐长久的保护,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习惯,慢慢的海藻习惯了姐姐保护,这种习惯经过童年的适应,慢慢的变成了性格。
妈妈教育的的缺失,姐姐"护小崽"时的呵护,最终导致海藻性格的软弱。
缺少独立意识,认知不足束缚了海藻成长的羽翼
海藻从小就有姐姐,任何事都有姐姐挡在前面,毫无主见,缺乏独立意识。
姐姐工作去上海,海藻挑灯夜读,拼命考取上海的大学;毕业之后面对回老家还是留在上海,毅然决然的听姐姐的,即使在上海找不到工作,即使跟姐姐姐夫一起窝在仅有10平米的房子。
对自己工作,未来没有明确的定位,跟现在如潮水般毕业的学生一样,干着不喜欢的工作,拿着吊命般的薪资。
上司陈寺福例行公事般的周末出差,周内拿文案的钱做"三陪"的工作 ,海藻敢怒不敢言。
在面对"司马昭之心"的陈寺福,"动机不纯"的宋思明,无休止"义务三陪"的工作,海藻并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
认知的不足,限制了海藻。面对一系列无奈,海藻并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成长,需要学会坚强独立,需要努力加强的是自己的个人能力,而不是一边抱怨老板的奸诈,一边习惯。
小时候我们都希望快点长大,等我们长大之后,都嚷嚷着"不想长大"。因为长大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撒娇说不就可以不做了。
每一次独立,每一分责任,都伴随着阵痛,这种阵痛叫做成长。
是环境
海藻跟小贝本来是最幸福的一对。虽然一样蜗居上海,午饭有肉就会开心,约会都会选择最最省钱的"行兼跑",生日礼物是二块五的蛋糕,舍不得买哈根达斯!
这样的海藻拜金吗?
海藻是柔弱且不够独立,细想海藻与宋思明的结合,最初都是宋主动,海藻都是由于钱,海藻第一主动找宋是为海萍筹集2万首付,第二次主动还是姐夫欠高利贷6万,真正完全陷进去却是宋主动帮助海藻解决
宋思明的心思,海藻很清楚,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接触,不给宋一丁点儿机会。
海藻习惯了被人保护,一次次的跳槽属于自我保护,但是结果却一样,还是拿着文案的钱,干"三陪"的事。
这些工作的事海藻还能忍,但是面对从小到大被海藻视为"天"的姐姐,被高利贷击垮,在海藻面前嚎啕痛哭时,海藻的"天"塌了,海藻发现,姐姐不再是小时候那个。
所以宋为海藻撑起一片天空时,习惯被呵护的海藻毫不犹豫靠了过去,一步一步走向"小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