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朋友聊天,她说起,这两个月,中了电商的毒,买买买,很多书,很多课程,也买了很多大咖的“饭团”,而自己开始迷茫与焦虑,不知道从何开始……
挂了电话,我拿出素描本,开始不停地画,不停地画,在画的世界里,我走进自己的付费时代……
自从出现微信上付费学习的营销,这两年,盘算了一下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付出与收获,才发现自己付费学习的知识挺多的,却依然变得不聪明、过得不好?焦虑不安感,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挫败感与不安?
如果你记不起自己花了多少钱去买课程与书籍,那么你现在要做的第一要事就是:翻消费记录和笔记本,一一来给“付费学习”做个大总结,分类区分轻重缓急来安排实践学习行动。
当你看到自己列出来的清单,你有被自己吓到了吗?看看哪些你跟着老师学习了呢?哪些你连开课都没有去参与,只是花钱囤积而已。对于这些你花钱购买的课程,你花时间去消化,去行动了吗?你真正知道了什么?对你又有什么帮助?你思考过吗?
其实我自己也是其中一个,幸运的是,今天我发现了,所以我想用笔记下来,某天走着走着,迷失了,好回头看看,我想改变,那我该如何开始呢? 首先要总结教训,看看自己学而没有用的弊端在哪里?通过一条条分析得出结论:
1、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别人的捷径对你也无效,你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学习打好基础;
2、书,必须要看,必须要学会借力(书的来源),可以通过同城书友交流、同频漂书、图书馆借读,赠书,学会阅读、拆书技巧;
3、花时间去读经典,认识自己学习领域的一些专用语,不为自己的无知买单,总想着捷径、快速,而自己不努力,靠施舍,一辈子都赶不上聪明人;
4、很多道理早已存在,不要被新名词蒙蔽,随着付费课程的出现,你会发现有很多新的名词出现,这些新名词的出现当然是为了营销所设,人人都有好奇心,大家都喜欢新鲜的,然而并没有新的输入,我为何花时间花钱去听呢?适当叫“停”,学会利用断舍离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准学习;
5、不要变成知识的垃圾囤积场,在知识面前,我们很多时候就像打折促销一样,生怕错过什么?看到一篇文章,不想想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二话不说赶紧收藏;看到一个课程,没有思考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是否有所需,赶紧购买生怕没有机会;看到一个购书促销活动,赶紧买买……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其实知识与衣服那些物品一样,我们要学会断舍离,购买多了,不看不理,也会让我们产生迷茫与焦虑,从而对我们的人生也产生贬值的效果。
现在终于明白,就像自己听了那么多的课,看了那么多的书,不去践行不去行动,这些再好的东西都完全没用,事实上不是课程没有用,不是书没有用,而是我们购买者没有去执行,没有实践,所以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不管你是谁,要想实现目标,你必须一条条结合实际去行动。
只有行动,你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行动,你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焦虑;
只有行动,你才能生成属于自己的道理;
只有行动,你才能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行动,你才有机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别人的精华,变成自己的精华。
付费太多,而收获的知识寥寥无几,你缺乏的是扎实的基础、聚焦学习、可贵的行动力。很多时候,当你自己处于一个精进的学习领域,你就会发现,很多道理,其实自己都懂,只是自己想通过付费去求证,其不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行动足以验证”,这让我想起: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对于年轻人,成长比成功更为重要。”
道理明白那么多,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呢?离开行动,一切都是瞎扯。
付费那么多微课,你收获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