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上钢琴师 (1998年上映)
很久以前在意大利有一对文盲夫妇,生了一双儿女,取什么名字好呢?夫妻俩愁死了,这天,丈夫和妻子正说着话,说着说着,就突然想起了该给儿女们取什么名字了。
丈夫说,亲爱的,我们的儿子嘛,就叫punto(句号)好了,女儿嘛,就叫virgola(逗号)吧。
这个句号、逗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就是因为意大利男人的名字通常以字母“o”结尾,而女人的名字则通常以字母“a”结尾。(当然也有例外,比如Andrea就是个男性名字。)
于是,看到《海上钢琴师》中“1900”(Novecento)这个名字的诞生,我就笑了。
真是异曲同工:
《明朝那些事儿》中写到朱元璋的祖辈父辈们都是以数字命名的,他自己原本也叫朱重八。原因就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我超爱这个小男孩:
没看书之前,我以为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改编自一部小说,看完书后,才明白那原来是一部戏剧。
但是这又不单纯是一部戏剧,更像是一部小说式的戏剧,或者说是戏剧式的小说。就像书中写的,“更感到它似乎是在一幅舞台布景与一篇需高声诵读的小说之间摇摆。我想,此类文体也许没有一个名字。总之,不太重要了。对我来说,这是个美丽的故事,值得一叙。”
1900为什么不下船呢?电影中有一个细节:1900很擅长看着不同的人弹不同的韵律,当他和别人谈话也不忘弹着钢琴,时而缓慢,时而跳动,都是根据当时的心境,这是天赋。
就像他自己说的,在船上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也是有限的,这些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而如果他踏上陆地,迷茫的感觉或许就让他失去了这种能用钢琴抒发自己感受的天赋,这是他不愿看到的,因为钢琴对他来说是全部,他不想失去他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