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已经无心工作,老韩又打电话来安排一新任务——测房子。任务虽重,我内心完全没有一丝慌乱,因为我有“核武器”。
两年多以前,在我的力主之下,引进一台手持激光扫描仪。那会儿,我刚听过武汉大学杨教授的讲座,已经认识到激光扫描的重要性,认为激光扫描必将成为下一代空间数据采集的“核武器”。杨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万物源于点”的看法,听过讲座,我消化几天之后,进一步延伸为“万物皆是点”。延伸的观点,竞和宇宙起源说,殊途同归,甚至可以说所有学科研究的尽头都是点。激光扫描正是获取点的不二神器,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方法,一次一个点甚至几个点的获取方式,激光扫描每秒获取点数可达上千甚至数万点,可以说是对客观世界的无差别获取,业务工作可以按需提取即可,不会漏掉任何细节,称之为“核武器”,毫不夸张。
扫描仪买来之后,扫过农房,扫过矸石山,扫过山洞,唯独还没扫过城市建筑。接到任务,我连忙和小李制定工作方案。很久没有用过仪器,又在主城区工作,不能丢了甲级单位的脸面,还是需要提前演练一番,不打无准备之仗。
测试扫描仪时,状况不断。许久未用,一上来让更新固件。固件是扫描仪的“大脑”,扫描仪如何工作,全靠“大脑指挥”。毫不犹豫地点下更新按钮,数分钟后,指示灯一直闪白光,不是令人感到舒适的绿光。绿光在仪器设备上,一般用来表示正常工作状态。小李在一旁很是着急,APP连接几次均未成功。情急之下,小李俯下身去。我赶紧一把拉住小李:"千万不要强行重启,那样真变砖了。"
面对白光,两人束手无策。只有打电话给销售方梁经理,好在梁经理说升级就是闪白光,等待即可,千万不能关机。大于十多分钟后,白光终于变成绿光,扫描仪自动旋转起来。连上APP测试,数据采集一切正常。刚解决完固件问题,又迎来接收机注册码过期的新问题。小李又找供货商张经理,结果设备货款还未支付,小李一番好说歹说,张经理总算又给一个临时注册码,先让设备可以使用。
下午,和小李一起到现场时,面对的是一幢三层小楼。小楼说小也不小,长约七八十米,宽约二十来米。大小其实问题不大,关键是个异型结构。左右两端拐弯抹角地做有弧形墙面,除此之外,按业主要求,楼层内部每一个隔断都需要测量出来。我和小李进入楼层内,察看一圈之后,心里有了把握。按常规测量手段,工作量确实不小,至少三天的工作量,用“核武器”,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外业工作。
做好控制点,开始工作后。业主方突然喊起来:“唉,你们不用测距仪,怎么测量啊?”
小李手持扫描仪,已经走到另外一侧。扫描仪外型并不惊人,很小的个头,一个类似电钻手柄上方顶着一个小小的圆柱体,圆柱体便是激光发射器,不断转动发射激光获取数据。
我笑着说:“我们现在用扫描仪了,所见即所得。”说着,我冲着小李大喊一声:“小李,先过来一下,把手机递给我。我给领导看下扫描效果。”
手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小李的行进路线和获取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已经很清晰地显现出房屋的轮廓,就连中间的柱子都非常清晰。
业主领导看过之后,惊叹道:"现在技术进步确实快,这可真比测距仪效果好太多了。"
“核武器”出场,不到一个小时,三层楼全部扫描完成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