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诵家书感信仰力量 ——献礼二十大红色家书诵读活动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
家书寄情,纸短情长!为献礼党的二十大,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拼搏奋进、勇于担当的青春力量,风采好少年以诵读红色家书的方式诠释爱国之理、涵养爱国之德、砥砺爱国之志、激发爱国之行。
一封红色家书就是一座丰碑、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份传承,它体现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承载了父母的牵挂、游子的心声,记录着鲜活的故事、时代的场景。它是红色基因最真实的载体,也是红色家风最直接的表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风采好少年,穿越历史的长河,纵横时空的间隔,走进红色家书,追思伟人风范,坚守红色信仰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今天的“红色家书”,阅读的是赵一曼烈士写给儿子陈掖贤的《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朗读者是来自韶关市风采实验学校的梁瀚聪。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
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她作战身先士卒,十分关心和爱护战士,被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
此时,身为一位母亲,赵一曼的儿子宁儿在刚满周岁时就被送走,如今孩子已经7岁了,她却一直未见过。万般思念儿子的她向押解的宪兵要来纸笔,在临终前写下了最想对儿子说的话。
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朗诵感悟:
指导老师:钟韶玲 李丽盈
我们现在美好温暖的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互爱,互帮互助。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共同营造我们的美好未来!
结语:
红色家书,意义非凡;红色精神,源远流长。风采好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红色家书接力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