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其实是对结婚双方的一种保障,是针对有关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病等方面的检查,事实上人体中有很多隐性疾病是难以察觉的,特别是部分具有传染性或可影响下一代健康的疾病,通过婚检能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婚检本质上,是为双方健康,还有下一代的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
根据卫生部2012年《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统计,2011年共有889万人进行了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率为9.0%,共检出80万人患有疾病。然而,随着2003年婚检由强制执行变为自愿选择后,各地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均有所降低。
过去对年轻人关于婚检的调查研发发现,大多数年轻人对婚检的观感较差,一来认为目前身体健康且每年均有进行定期体检,婚检显得尤为多余且浪费时间;二来不少年轻人对婚检与婚前性检查混为一谈,觉得这会触犯到自己的性行为隐私,逃避或直接抵触参与婚检。
婚检是对双方健康的一种保护
事实上随着近些年婚前性生活的开放,婚检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双方的婚前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隐患,如艾滋病、梅毒、淋病、乙肝、丙肝等都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
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截止到2018年9月底,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约有84万人,目前梅毒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6万例,淋病10万例,此外还常能在婚检人群中筛查出乙肝患者。在婚检人群中,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的占比分别为13.31%、0.54%、0.13%。
事实上,每一个结婚的人,都有权利清楚自己的伴侣是否某些传染病携带者,因为这样才能阻止这些传染病通过婚姻传播给伴侣再往外扩散,这非关隐私,而在于双方皆应对自己及伴侣的健康负责。
因为有了婚检,才能及时发现这些传染疾病,并阻断其蔓延。
婚检是对下一代健康的保护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一项荟萃分析显示:2003年取消强制婚检后,2005年-2008年新生儿合并出生缺陷率增至2002-2003年的1.32倍,表明取消强制婚检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上升。
实际上婚检还包括向结婚双方宣传婚育、出生缺陷防治等知识,还会发放叶酸增补剂、避孕工具等。此外部分婴儿肿瘤和父母从事的职业有一定关联,婚检中也会把这部分知识传授给新人,如双方有从事油漆、橡胶、塑料加工等常接触化学物质的行业,就可对此多加注意并在备孕期远离婴儿先天疾病危险因素。
体检并不能代替婚检
婚检重在检查传染病、遗传病、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如婚检包括了梅毒筛查、艾滋病抗体检测等,但一般的体检是不针对这些传染病筛查的,需要单独进行针对性的传染病筛查项目。
此外婚检还会检查生殖系统和生育能力,如精液化验、阴道分泌物检查等,事实上每年婚检后都会有部分人被建议暂缓婚育,除了上述提及的传染性疾病,还有大部分人是因内科疾病被建议暂缓生育并进行治疗。
婚检3大要点
1. 婚检一般建议在结婚前3-6个月进行,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疗。
2. 婚检当天由于部分检查如肝功肾功等,同样需要空腹进行,因此在检查前不要饮食。
3. 女生建议月经干净后1-2天再前去进行婚检,否则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婚检是对双方乃至下一代的保障,不要因为羞涩或麻烦等因素而拒绝,并一定要在婚检后双方就各自的检查结果进行婚育沟通,这同样有助于婚后幸福生活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