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高三是知识巅峰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提笔能写文,低头能解题。其实这是个调侃,调侃高三以后总会专注一方面,而放弃另一些。我也一样。
语文曾是我的拉分科目,而作文,写得还算好。那时候爱写东西,命题作文,随笔感想,诗词散文。。。后来,就很少写了。大学有堪比高四的专业课,做不完的笔记,复习不完的专业名词。工作后有手忙脚乱的适应,有忙不完的休闲应酬。还会写些东西,写病历,写报告,写总结,偶尔写几句感叹。再然后,就只有每年几乎相同的各种月度、季度、年度总结了。再想写,反而觉得想很多却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博客早已不用,微博也只是装饰,微信里也只是偶尔有些个人感想。每每看到好的文章,似乎自己写得评论都觉得配不上。自媒体热潮的来临,收费的免费的,到处都有教人怎么写作。你要用什么样的格式,怎么开篇,怎么伏笔,怎么转承,怎么结尾。。。遣词造句之后,咦,我之前怎么想的来着?我是想说些啥来着?反而还不如以前了。
再看和菜头老师关于写作的几篇文章,原来是我自己想太多。写作这件小事,很简单,也很难。只要动笔开始写就好,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然而要坚持,持续写作就会越来越好。
写作有技巧么?有。但是技巧不是唯一。技巧只是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当一篇文章有自己按捺不住的感情和感悟时,写出来的多会是一篇值得读的文章。过分的追求技巧,就好像希望婴儿能先跑起来,然后再看能不能走得稳。
“愿你热爱写作,愿你愿意表达,愿你找到愿意阅读的人。”
把想表达的情感,想说的话,想做的梦,写下来就好。
(每次读和菜头老师的文章都深觉老师之可爱。如果这是写在他文章下的评论,会收到什么样的回复呢?是别叫老师,我只是网络慈父?还是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或者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看文章之余,看菜头老师怎么怼评论者也是我一大乐趣。因此每次都不敢随意评论菜头老师的文章,生怕说话不好被拎出来,把留言多少、精选几条、赞赏几何拿出来亮亮相,然后拉黑。。。觉得菜头老师可爱,也正是源自他这一行为。 “你蠢还嘚瑟,我才不惯你。你不喜欢就不要再看好了。”我觉得这样的菜头老师不惯着别人而委屈自己的行为太赞了,因为我自己做不到,也做不到这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