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今天我们来聊蒋捷,蒋捷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一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被称为樱桃进士。可是还没等他开始当官,他想报效的朝廷却已亡了。

临安陷落那年蒋捷大概32岁,金榜题名刚刚两年。

如果南宋不亡,这个书香世家的少爷,原本的命运轨迹,想必是二三十岁安安稳稳地走入仕途,六七十岁安安稳稳地退休——以他的性格,大抵会如此。

人的命运,是受时代影响更多还是受性格影响更多?

当亡国的命运落到文天祥、赵孟頫、蒋捷的头上,文天祥选择了与国同死,赵孟頫选择了前往大都,而蒋捷,选择了隐居竹山做遗民,默默无闻至老死。

于蒋捷,大宋亡国与否,他的人生大概都不会轰轰烈烈。

他的不争和淡然,他血液里的家族基因,早已决定了他人生的走向。

蒋捷生于宜兴蒋家,江南著名的望族。

少年时代,蒋捷和一般大户人家的少爷,过得没有什么两样。

这个被苏轼称为“东南无二蒋,尽是九侯家”的江南豪族,给了蒋捷含着金匙的开端,也给了他死于遗民的宿命。

蒋家的起源很古老。《蒋氏家乘》记载着蒋家起源于西周初年周公旦的第三子姬伯龄,传到蒋捷是第九十六世。

蒋家出王侯将相,出忠臣孝子,也出名士才子。

王莽乱政时,蒋诩不肯合作,隐居三径。

靖康之变时,蒋兴祖力守宜兴,不敌而死。

蒋捷的父亲,给蒋捷三兄弟取的字是胜欲、靖欲、政欲——在这个理学传家的家族里,恪守天道人伦的信念已融入族人的血脉。

天下太平的时候,蒋家人就安安分分地做官、做事,勤勤恳恳地为君王分忧。

天下不太平的时候,那该怎么办?

那也没有什么办法。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独善其身也许是惟一能做的事。

临安陷落后的三月,宋帝和太后等人被迫随蒙古大军北上,五月,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在福州另组小朝廷,拥立益王为宋端宗。

小朝廷并不安稳,一直东奔西逃。

同样东奔西逃的还有蒋捷,从此开始了湖海漂泊的生活。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词《贺新郎 •兵后寓吴》就是在这个时期所作。

写这首词的时候,蒋捷大概正流亡于龙游、兰湾、苏州一带。

那些天的狼狈是不用说了,每天枯荷包冷饭、不停脚地东奔西走,最难忍受的大概是曾经“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人都不在身边,曾经锦衣玉食的富贵少年,如今连栖身杨柳的孤鸦都不如。

熟识他的人,最锥心的大约是最后这几句:老人家我给你抄抄《相牛经》抵酒钱可好?不要啊?好吧,呵呵……

蒋捷的奇异在于他的承受力,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他都只是淡淡地道来。

《兵后寓吴》写于哪一年已经不知道了,可知的是,于蒋捷,听雨歌楼中、红烛昏罗帐的少年已经远去,听雨客舟中、断雁叫西风的壮年,正如影相随。

1279年3月,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殊死一搏,战败,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自杀,十万军民蹈海求死,一切,尘埃落定。

凡有朝代兴废,便有遗民。往前翻有伯夷叔齐是汤的遗民,往后翻有傅山王夫之是明的遗民。

但南宋的遗民,比前朝历代都多得多。

宜兴蒋家人在宋亡后也大多做了遗民,不肯仕元,例外的只有蒋捷的堂兄蒋瑀玉。

蒋瑀玉原是南宋的安吉主薄,蒙古兵攻常州时,蒋瑀玉曾奋起提义军救常州,但没救成,弃家入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做了元朝的杭州学录。

蒋捷有没有机会做元朝的官?也是有的。

1305年,元大德九年,臧梦解、陆郈向朝廷举荐蒋捷,蒋捷拒绝了。此时距离他当初中第,已经三十一年,离临安失陷,二十九年。

拒绝的原因,大抵是彼时彼处,“人间富贵总腥膻”。

虽未正式走入南宋的官场,他也谈不上是宋的臣,但家族里埋下的忠臣义士的种子,如今发芽了。

亡国,给蒋捷的痛极其深重。那些隐藏在心底的激烈的情怀,在《竹山词》里时能瞥见。

《竹山词》是蒋捷的词稿,竹山先生,是这个樱桃进士选择做遗民以后新的身份。


宋亡以后,蒋捷曾有一段时间,隐居在滆湖之畔的竹山。

竹山在滆湖侧,是云阳侯蒋默的封地,附近有小竹林。

蒋默在函山兴家不久,便将新家让给小弟蒋澄,举家迁居到滆湖之东的南新柯山桥的云阳村定居,与滆湖之西的蒋澄家隔湖相对。

蒋捷是蒋澄一系的后人,但滆湖却始终是蒋家共同的祖居所在。

蒋捷爱竹,似乎是天然的。竹与蒋家,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自从蒋诩隐居三径以来,三径竹的传奇便融入蒋家的传统,竹也成为蒋家的家族徽章。

如同青年时考进士、临安城破后流亡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一样,宋亡后选择做遗民、隐居祖居竹山,也是蒋捷自然的选择。

1296年,蒋捷自函亭迁居晋陵(今武进)前馀。

蒋捷迁居前馀,大概和其妻佘素玉有关。佘素玉是晋陵学士佘安裕的女儿,大概也就是蒋捷流亡苏州时令他思念的“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人。

这是他在湖海漂泊二十年后,终于过上安定的生活,他在前馀手植翠竹,这些翠竹渐渐繁衍,因此而成前馀竹山。

而蒋捷,到底是温和的。

据说蒋捷最后的生涯,可能是寄居在沙塘港竹山的福善寺里,教书,授业。福善寺里如今还保存着一口镜水如意凤陶缸,传说便是蒋捷寄居时送给寺里的。

做教书先生,大概是蒋捷几番考虑以后,认为最好的选择,既能避开官府的干扰,又能谋食生计,还能把自己一身的才识学问散在民间,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吧!

大约在1321-1323年间,蒋捷结束了被人遗忘的一生,彻底隐没在历史的背影里。后人把他与张炎、周密、王沂孙并列为宋末四大词人,但他的传说,很少。

写《虞美人》这首词的时候,蒋捷大概只是五六十岁,却已经过尽了他的一生。

从鲜衣怒马的贵公子,到颠沛流离的异乡客,再到心如止水的亡国遗民,人生到此,再无意外,也再无波澜,蒋捷淡然地接受了他的命运,在以后的日子里,淡然地过着他的日子。

只是偶有午夜梦回,他也许会问自己:

旧游旧游今在不?梦也梦也梦不到。

至于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岁月,那已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了。

《贺新郎·兵后寓吴》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宋•蒋捷

译文

深深的闺阁绣帘垂地。还记得家人在灯烛边的绵绵话语,会心之处,嫣然一笑,酒涡迷人。万叠的山间城头传来哀怨的号角声,风把霜花吹到了我的袖口。只有影子与我为伴,我东西来回奔走。望着远处,我不知家乡在什么地方,羡慕寒鸦可以在黄昏之后,回到杨柳树上它们的巢穴。

只有山还是和原来一样,叹息亡国之后时事的变化如此之大。明天将带上枯干的荷叶包着的冷饭,越过前面那座小山,设法谋生,以便糊口。趁还没有出发,我再喝一口酒。幸喜那唯一的谋生工具毛笔还在,询问邻近的老翁需不需要抄写《牛经》,老翁只是摇手而已。

赏析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闺阁深院,垂地绣帘,柔和灯光,轻言细语。会心之处,嫣然一笑,酒涡迷人。词人首先营造了记忆中温馨的氛围。

但和眼前的自然之物相对照,在漂泊中自己多么希望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可是“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黄昏之后的“寒鸦”尚可归巢杨柳,令人羡慕不已。

词中抒发的背井离乡的愁苦情怀,是战乱时代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而非一般词人平时的呻吟。“万叠城头哀怨角”,城头上反复吹奏的号角声充满哀怨,这“哀怨”是一种主观感情的外射,和对国破家亡的伤恸。

“相看只有山如旧”流露出江山易主的悲痛心情。“叹浮云”比喻世事的变幻无常。漂泊孤凄之感是和亡国之痛融合在一起的,使之更加深沉,也更加悲苦。这是一个秋风肃杀,百花凋残的季节,这是一处景物苍茫的黄昏时刻。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明天将带上枯干的荷叶包着的冷饭,越过前面那座小山,设法谋生,以便糊口。

“趁未发、且尝村酒”从困境中显现出达观的态度。村酒饮罢,囊中依旧羞涩。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微醉中探手枵囊,幸喜那唯一的谋生工具毛锥还在。他询问邻近的老翁:“需要抄写《牛经》么?”老翁只是摇手。词人东奔西走的目的和结果,在这几句话中描写的惟妙惟肖。

这是一首描写流浪生活的悲歌。在战乱的年代,词人过着流浪的生活。即使物质上再困窘,也不能使他屈服仕元。同时在词人通过老翁对《牛经》的冷淡态度的描写,透露出当时农村中凋零残败的景象,和农民生产情绪不高的事实。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284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15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61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71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99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6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09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2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6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5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8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5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10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0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23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46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33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