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帖子火了。如果你有800万,学区房你买不买?
房子问题本来已经是话题王,再和教育扯上关系,很容易的就能被人联想为钱权交易、学商勾结、互利互惠。
有些东西还真是诟病——但凡好的东西只要垄断就坐地起价。根深蒂固、植入内心的禁锢要想打破,要时间和精力来解决,任何一种改革都是这样。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摒弃根本无从谈发展,谈发展自然要牵动某些人的利益——当优质教育与房屋买卖结合一起,公平、发展都给利益让了条康庄大道。国内如此,国外更厉害——你要有800万,捐给常春藤,保你的孩子能进去读大学。
可是没钱。没钱的学生努力就可以了吗?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你付出200%的努力,收获可能只有20%。看看每年高考成绩就能窥见一斑。
诚然,三流学校一样能出天才,考个省状元轻而易举的有,整体水平却远远不及一流学校,从长远来看也是如此。
有人以为师资力量是导致水平差异的绝对因素,但事实并非如此。老师的水平在哪里都是参差不齐的,只是在名校这种差距要小很多。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理念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本——你可以不同意,建议去所有的名校走走——良好的管理制度、先进合理的教学理念以及百年文化传承就像一根长鞭,鞭策老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把重心都放在学校教学上;鞭策学生进行目标管理、习惯管理、自我管理,这也是学生获益终生的事情。
反观三流学校,老师水平不见得低,但责任心不强,没有制度的约束,课后开班赚钱的人比比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限,成绩自然差强人意。
所以迷信老师不如看重学校管理理念和文化传承。
据某省近五年初升高考试情况来看,进入名校高中的学生,最好的学校为29.3%-35%之间,也就是说,1000名同学里,只有最多350名学生可以进入名校高中学习。这说明,再好的学校,再好的老师,也需要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话有点空,但很真实,毕竟初中还只是水平考试,等到了高中则是选拔考试了,难度已经不是提升一个档次了。
说到这里,有人心里开始了焦虑——如果学生自我管理约束比较差,学校管理制度落后,老师精力放在外培,这“800万的学区房”得买啊,毕竟孩子的未来输不起。
确实,好的学校增班也扛不住学生的选择,差的学校招不到优质生源,恶性循环不断加剧,家长的呼声已经一浪高过一浪。而就近入学、微机排位的方式确实能从一定程度上打破教育垄断,让择校热冷下来,但也催生了学区房这个副产品。
不是每个楼盘都能成为学区房,也不是离学校近就是学区房。由政府和学校划分的才是学区房,买了学区房,就一定能入好的学校?不一定,学位房才是进学校的固定门票。
学区房绝对不是单纯无利交易,当然最大利益得主应该是地产商。单说某校集团收购某区中学,中学四周立马高楼林立,房价翻了两倍多——话题似乎扯偏了,但学区房的噱头确实让很多家长趋之如鹜。如前所述,毕竟孩子的未来谁也输不起,没实力是一回事,有实力也无论怎样都要拼一拼。
然而,忽略孩子个性和能力谈名校,似乎不太切实际。高价买进名校,也是有风险的。
乐观一点,学生进了名校,通过优质的管理和教学,成绩大幅提高,顺利进入名校高中学习,最后考入“985”“211”工程大学甚至北清复等名牌大学,这样,即使是“800万学区房”,有能力者也值——房子可以转手卖嘛,不亏。
更多的可能是出现学生无法适应高强度学习、大幅度的排序变化以及被其他学生成绩碾压的局面,产生自卑甚至厌学情绪。这样的结果谁要?请别过度自信,这样的学生在名校里一抓一大把——毕竟即使是最好的初中升名校高中也就那35%。这样的结果,别说“800万的学区房了”,80万的都要考虑下——投资升值除外。
留在熟悉的环境里,少了竞争的残酷,孩子的心身健康也许更好——只能说也许,毕竟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是无法打破的,迟早需要面对。
看出来了,我写文章心理也是纠结的。延续文章开头的问题,有了800万,学区房你买不买?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和你自己的能力与需求,买不买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