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打着“奉行天讨”的旗号,所以在造反一开始就干了一件不同于历代皇位争夺者所做的事,他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割据政权体系,任命了自己的一些心腹干将和投靠他的人为领导成员。后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把建文元年改称洪武三十二年,把已经死去的朱元璋从阴曹地府里拉出来再“执政”了四年。
从此以后,朱棣一脉的明朝皇帝彻底把建文年号从官方记录中抹去了,直到万历执政时期才得以恢复,那么作为朱棣子孙的万历皇帝为何会办这样的“好事”呢?
明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登基才一个多月的万历皇帝发布诏书,公开褒扬建文朝忠臣节士的忠义,要求各地官员查清建文忠臣的出生地,为他们建造忠节祠以示旌表。不久,御史屠方叔等人奏请万历帝,要求对建文忠臣的家属与后代实行“推恩”政策,即让建文忠臣的子孙后代享受祖上的“福荫”,以此来“大慰忠灵,以培圣代纲常”。很快万历帝就批准了,并在各地予以实施。
万历二年十月的一天,十二岁的万历皇帝到文华殿讲读(古代对皇帝读书的温婉说法),其间,他与老师张居正堂而皇之地讨论起建文皇帝之事,这也是朱棣之后明朝皇帝首次公开正面谈及建文帝生死出亡问题。
万历帝问:“听人说我们皇家祖上的那位建文帝当初是逃走的,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内阁首辅张居正回答说:“我朝国史《明实录》中没有记载这件事情,只是先朝故老相传有着这个说法。他们说,当‘靖难之师’进入京师南京时,建文皇帝削发为僧,从密道逃出,后来就云游四方,无人知晓了。”、“正统年间发现一个在云南的寺庙题写“流落江湖数十秋”的老和尚,皇宫里便组织辨认,发现老和尚确实是建文帝,这时他已经七八十岁了,‘后莫知其所终’”。
万历听到这里,感到若有所失。
少年万历对建文之事兴致勃勃,但张居正讲了官史记载的这些事后,别的就不愿意多说了,而是采用忆苦思甜的方式来教育万历帝,转移其视线。由于张居正的不提倡,万历初年明朝官方对建文那段历史保持着很大的拘谨。
到了张居正死后的万历十三年,这一切就改变了。《明实录》记载:万历十三年三月壬辰日“释革除年坐忠臣方孝孺等谪庶者,浙江713人,江西371人,福建244人,四川41人,广东34人”。
三年后,大明国子监司业王祖嫡率先上奏给万历帝,提出了要为建文正名,恢复建文纪年和补写建文朝历史等建议。
王祖嫡认为建文纪年不可泯灭有五大理由:
第一,自古无道之君,天人共弃,但小臣只听说有改朝换代,没听说能革除其纪年的。朱棣举兵“靖难”,明明不是复仇,哪来将海内外都奉为正朔的建文给革除了呢?
第二,靖难功臣当年十分起劲,不断构陷建文之过,无非是为了表明他们自身的功劳,这本身就不是朱棣的原来想法。朱棣延续洪武纪年是受到奸臣的蛊惑。
第三,有人说永乐帝安定国家,功劳大到了等同再造帝国,但大明天下是太祖的天下,太祖看待成祖,就同看待建文,后两者都是太祖的子孙哟。表现成祖的功劳,与如实记载建文史迹并不矛盾。
第四,历史上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国史、野史同时存在,人们往往相信野史而怀疑有所避讳的国史,而民间那么多书写建文朝历史的,谬误百出,国朝有这一段缺失的历史,这难道是小事吗?
第五,当年要革除建文年号的人无非想要后人不再知道有建文这档子事,但真的能以洪武虚年来代替建文的实际存在吗?与其这样,不如如实撰写建文历史。
王祖嫡的这篇上书“喊”出了当时朝野上下成千上万正直之人的心声:恢复建文纪年和建文帝号、补修建文朝历史。
万历帝接到这份奏疏后什么反应呢?他“疏下礼部”,即让礼部官员讨论。大约一个月后,大学士申时行上奏说,礼部不敢擅自做主,还得让皇上召集大臣集体讨论。
万历帝尽管在刚登基时表露出对建文之事的拨乱反正,但那时他只有10岁,随着年龄增长,也“稳重”了些,作为朱棣的子孙,若全面为祖宗的政敌正名,那将意味着什么?王祖嫡上奏那年,万历帝26岁,见识增长了不少,当申时行把球踢回来时,他当场批示:等一等再说吧。
这一等就是七年,知道万历二十三年,有个叫杨天民的礼科给事中给万历上书,再次请求改正革除建文年号,而后又有一批人上奏表示附议赞同,这一次万历帝有些让步了,他下“诏以建文事迹附太祖高皇帝之末,而存其年号”,就是说正式恢复建文纪年年号,但是同时要求编写国史时,将建文朝事迹附在朱元璋之后,而没答应给建文帝单独立个本纪。
随后的万历三十年、三十七年,都有人给万历上书请求恢复建文正朔,但最终不了了之。建文帝的庙号直到南明皇帝手里才解决,“弘光初,追尊惠宗让皇帝,入太庙,复其年”。至于建文谥号的敲定,到了清朝乾隆元年才定下来。
时隔200年,建文帝也只等来了一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