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忠智;摄影:锦江区档案馆、完 璧】
“暑”为夏,“暑袜”亦指夏季所穿着之袜,暑袜街之由来当远溯至明代。
明朝后期,成都的中上层人士惯于冬穿羊毛袜,夏着丝绸袜,又称为油灯布袜。后者质轻细腻,轻巧凉快,穿着舒适透气。偏逢四川气候偏暖,夏袜穿着时间较长,因而专以产销夏袜为营生的商户越发增多,均集中在靠近总府路的一条小街之上开店营业,久而久之,这条街便因此声名远播,凡成都人皆知这是一条专售夏袜的街道,“暑袜街”亦得其名。到了清末,机织线袜流入成都,逐渐取替了自明代以来的手工织袜,此街之上的制袜作坊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仅成为追忆“暑袜”街之由来的陈年往事。取而代之的商家专售机织夏袜,这也算是暑袜街在历史中的轮回转生了吧。当时售卖的机织袜因其做工整齐,尺码均一,价格低廉,很快便赢得了成都人的认可。据《成都通览》介绍,机织之夏袜所取材质种类甚丰,有短单洋布的,短夹洋布的以及套洋布的,总有10余种之多。售价也分为长庄夹袜350~360文,短庄单袜240~260文不等。由此可见,成都人追求生活品质的历史始乃有之,一双小小的袜子亦颇具式样,甚多考究。
暑袜街之暑袜虽兴于明后,但此街之历史却非明方伊始。早在前唐之时,成都之建置作出调整,将原成都县之东部划出,另成华阳县。两县以暑袜街为界,街心以东为华阳县管辖,街心以西仍属成都县,新设之华阳县衙位于正府街,成都县衙则设于暑袜街,二者相距甚近。至于唐代时此街何名尚无可考,想来不会是“暑袜”之名,否则街名之由来便非明代而是前唐了,然前唐时尚无穿袜的习俗,袜子在成都的出现是从明朝以后开始的。
暑袜街,按其地理走向共分为五段,每段各有街名。按南北走向,暑袜南街南接青石桥北街,北至荔枝巷西口。光绪年间名为暑袜街南段。街东的矮子斋抄手和喜胖子卤菜均负盛名于一时。街之北有白象庵一座,修建年月无从考证。嘉庆《华阳县志·祠庙》记载,庵创建年月无考,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毁于火,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重修。又有民国《华阳县志·寺观表》记载,庵有明代普贤像一躯。由此可知,白象庵之修建年代至少于明代。此街东首建有韦陀堂,街西有瘟祖庙。在靠近三义庙的地方还有一口古井,据说是成都的海眼之一。又因时常井泛水花,此街在辛亥革命后又习惯性的被当地百姓讹称为“水花街”。在这条街上,北首有一家名为“全兴成”的烧酒作坊,由此亦有一段典故,容另文讲述。
南接暑袜南街北口,北至三圣祠街西口的这一段是暑袜中街,旧为南暑袜街北段。这条街也是夏售麻布、罗纹,冬售羊裘、毡毯、毡帽等,还间有经营油绸、油布的商贩。说起此街的毡帽,早在其兴旺时期是全成都出了名的。街上的经营户多分为北京和陕西两派,京货店不卖陕帽,陕货店亦不售京帽,彼此虽和平共处一街之上,却互相明争暗斗,以货品地道为赚钱的保证。所售毡帽也各有各的风格和式样,均有一批爱好不尽相同的老主顾追棒。此街的另一特色就是卖半成品皮领子的,由于集中经营,其生意也一度红火。是老成都经营皮领、皮帽条和袖盖的两大汇集区之一,另一处则在走马街口一带。在街西口,有一家名为“烂招牌”的刀剪铺。当真是物如其名,这家店铺的招牌极其破烂,其历史较春熙路的“廖广东”更早,刀剪质量亦优。不禁宛尔,名为“烂招牌”,确又以破烂之店招悬于铺上,卖的却是质量上乘的货品,这店主的心思想来有趣,也算当时的一种出奇制胜的营销手段吧。
距此不远是濬川源四川官银,创设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乃四川地方银行之始。这是由当时的藩库拨银30万两,又招商入股20万两组建的。曾发行过1000两、500两、200两、100两、50两、20两、10两、4两、3两和1两10种银票,这也是当时新政下的产物。至民国初,又印发四川军用票,后发行铜元票,规定铜元票1000文合军用票1元。民国五年(1915年)改发濬川卷,以一比二回收军用票,后停办。1936年,其址改为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与其邻近的还有私营性质的多家金融机构设址于此,如街西南头的金城银行分行、交通银行分行和街东的美丰银行成都分行。美丰开设于民国初年,新中国后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四川省分会的驻地。街之东头又有“哥哥传”饭店的老店旧址。店主黄保龄为成都名餐饮“姑姑筵”老板黄晋龄之弟,烹调技法源出其兄,因而生意兴隆。
往下是暑袜北三街,旧称大十字街,民国后改为中暑袜街,最后定名为暑袜北三街(1997年并入暑袜中街)。街东的中央银行四川分行和街南的基督教礼拜堂均为当时本街的标志性建筑。此街之商户亦多有经营夏袜和杂货的,但数量不及前两街。
暑袜北二段北至兴隆街口,旧称小十字街,光绪五年至三十年间(公元1879年~1904年)改为暑袜街。本街集中了旗、伞、铺垫业商家,业务以制作官府仪仗及桌围、椅垫等为主。街东有闻名成都的“泰山堂”,以眼药著称。
泰山堂药店创办于清嘉庆年间,其式样坐东朝西,临街一排五间铺面,居中之中堂为顾客休息之所,右两间经营饮片,左两间经营丸散,中堂内“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黑底金字招牌实如其言,传为佳话。左右两边分悬之“以仁诚心”和“保和太合”的立匾道出了泰山堂经营之道。而古色古香,透着雅致的装饰又为其营造了几分顾主至上、以人为本的经营氛围。同治年间,主易黄某,其经营有方,至光绪年间店之声誉已名动成都。宣统元年,泰山堂再度易主,改店名为“泰三堂”,表示此店现为三人合营。自此之后,泰三堂几起几落,曾一度陷入困境。直到1932年成都流行的一场霍乱令其药入三分,起死回生,重现生机。当时病重而死者甚多,四个城门出殡的队伍排成长龙,形势十分危急。后因泰三堂的白痧药治疗霍乱疗效甚佳,顿时畅销成都,由此一来方令经营困难的泰三堂再度靠“加料白痧药”走上了兴隆之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与西藏来蓉的多刦法师的一单金刚菩提丸生意也令泰三堂获利颇丰。加上1934年后经营鹿茸,泰三堂业务蒸蒸日上,不仅还清以前欠下的债务,还借机令实力更上一层楼。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泰三堂凭借多年的信誉和实力,成为与同仁堂等齐名的成都老字号。民国十五年(1926年),肖露嘉和肖浩然兄弟俩择此街以西地段创办了肖氏弟兄医院,后扩建为暑袜街医院大楼。街之北端的陈氏祠建于何时则难有考证了。
截至忠烈祠东街东口,南与暑袜北二街相连的这一段是暑袜北一街。其北段部分旧为提标大厅街,南段则是小十字街。后来曾改名为暑袜北街,与南街呈呼应之意。街的西面原设提中参府,其北设相国祠,本街初期多有制轿业者,后因逐渐兴修马路,乘轿者逾少,此业衰亡。在此街之上最为有名的当属位于街西的那幢欧式建筑了。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大清于此设立邮政分局,这是成都的第一个国家邮局。从此之后成都以“驿站”方式向外传递公文和信件的历史即告结束。后来,邮局因火灾被毁,1937年重建时邀请了加大拿名建筑师莫里逊和叶溶清负责设计监工。建筑所用的红砖全部由汉口购回,奠基石也专门采用龙泉山上采下制成的石条,就连红瓦之间的连接都是全部用铜丝串连。建成后的新楼颇具西式格调,门楼二层平台上的镶嵌式木质壁柜做工精美,缕花和刷漆的工艺具称上乘,保留经年后仍旧纹理清晰,漆色鲜亮。据说早在当时,新邮政大楼的卫生间就已安装了抽水马桶,想必此乃成都一最吧。新楼落成后,由“大清邮政成都分局”演变而来的“西川邮务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习称“邮政总局”。在此街以北还有重庆元丰正绍酒店分店,当时是客来客往,十分兴旺。街东的清芳斋专制素糕点供应佛道寺庙及茹素者,其门市亦对外零售,因其味美价廉,也受到邻近群众喜爱。
暑袜街历经历史的洗礼,虽今非旧貌,另有繁华,但昔日那颇具时代气息的场景却为老成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诸如《成都通览》所述:“凡省城之做现成之新女衣,多在暑袜街及总府街、新街、科甲巷四处售……花衣一项,如下江织全金者,每件三四十元。刻丝五色者,每件八九两”。又有“省城内衣服大店有暑袜街之积兴衣庄”等等,讲述的皆是昔日暑袜街的繁盛和兴旺。它曾与东大街、西大街、总府街、科甲巷一道成为老成都苏广洋货集聚地;它是与总府路齐名的新衣铺经营区;它的皮衣大货数量与鼓楼南街和总府街并列三甲;它的靴鞋、羊裘及皮领毡帽生意首屈一指。还有油布、油纸、湖绉绸布、钟表刀剪……它是一个时代接着一个时代兴旺繁荣的徽征。见证的,正是老成都数百年的精彩。
(下篇:《全兴成烧酒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