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东坡足迹文旅研学徐州行开班仪式在徐州艺龙万国大酒店举行。中国苏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首席研究员魏新建,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陆明德为研学代表授团旗。
由陆明德先生主编的《景苏追梦图文集》首发式亦在此间举行。魏新建、陆明德向研学代表赠送该大型画册以及内容丰富的有关苏东坡文化的纪念U盘。
青岭书院秦昌慧院长与研学者分享了该书院传播东坡文化的做法与经验,令在场听众感觉耳目一新。
徐州楚汉书画院院长、书法家马世和先生和秘书长、词人高潮先生,为每一位研学成员现场创作嵌名联,受赠者连连称奇,赞为“书(马)联(高)双绝”。
研学成员、红蚁智旅集团联合创始人谢译德先生发表演讲,其智慧文旅的概念让大家颇受启发。
来自成都和眉山的东坡老乡,深情地观摩着镶嵌在黄楼前的《东坡足迹图》。
在黄楼展厅,大家于苏辙作赋、苏轼亲书的《黄楼赋》碑前驻足,感叹这天下无双的大文豪兄弟的赋书双壁,能在此得见。
黄楼时期的苏东坡是其人生的高光时刻,感念其忠君泽民的君子之风,集体在东坡政绩图下合影留念。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快哉亭前留个影,追忆千年苏恩公。
《彭城风华》是国内首部大型湖岛实景演出,美妙绝伦。于此一睹,三生有幸。
云龙山留下了苏东坡太多的历史文化遗迹,研学成员在参观考察彭祖园、不老湖、彭祖祠、下园墩遗址等地后,登临云龙山,瞻仰放鹤亭、饮鹤泉、召鹤亭,参观东坡石床、黄茅冈、群羊坡等充满东坡有趣故事的地方。
具有代表意义的云龙山东坡雕像是研学成员要沾沾苏轼才气的体验之地。
云龙湖的苏公塔、同心池、圆梦亭、苏公纪念馆、汤沉水廊道、南湖水街、云汇桥、泛月桥都是有着东坡文化鲜明特征的参观游览地。
在苏公纪念馆,研学成员还与云龙湖景区管委会的领导,就东坡文化进行交流。
当晚在位于铜山区的“钱铿厨艺”餐馆,品尝彭祖养生大宴,并在欢愉的氛围之中依依话别。
彭城骥跃,正墨浪翻云,文脉如昨。卅载霜锋淬砺,颖毫犹铄。走读骝马精施策,汇群贤、雅集林壑。大哉篇就,硬书撷粹,名驰京洛。
忆过往、频膺奖擢。更师德垂范,劳模功卓。智库筹谋帷幄,匠心深琢。东坡足迹研行处,展雄怀、擘画新拓。且期来日,徐方灯火,九州同烁。
东坡研旅启新程。汇群英,仰苏卿。汉韵楚风,千载寄深情。群哲筹谋开雅境,传薪火,振文旌。
抖音屏播韵清鸣。墨华凝,灿如星。妙语连珠,逸思贯沧溟。且看彭城贤彦聚,驰鸿梦,共云腾。
初夏日,实在无法抵御“东坡足迹文旅研究徐州行”的层层魅惑,一路吟诵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竹杖芒鞋轻胜马” ……驱车千里,一路狂奔!
咦!村画、桑麻、绝代风华,可否强拽一阙不大守规矩的《雨霖铃》?
黄楼霜瓦,对潇潇雨,蚁酒沁颊。东栏雪痕犹在,看梨云坠,清光堪把。五度罗衫浸透,任芒鞋轻跨。记枣巷、徐泗桑麻,陌上春鞭写村画。
夫子九日茱萸话,遇船媪、白发犹簪花。蓑衣半肩风絮,算只有、鷁舟能驾。绝代风华,尽付渔樵,笛声惊马。更记取、苏公瓦舍,漫说彭城夏。
千里寻踪为苏公,来匆匆,去匆匆。惜别诸君,笑谈聚蜀中。欲问苏堤今何在?月依旧,楼成空,唯留浩然快哉风。
转天府,访眉州。回首彭城,好似在梦中。欲寄太守亲民泪,寻不见,黄河风。
东坡研学古城皇。忆坡郎,启新章。寻史追踪,一晃几时光。雅士贤良精髓献,楹联赋,墨流芳。
离徐途中泪盈眶。治洪荒,筑堤长。清寂黄楼,才俊梦中徨。石榻空留英气荡,其上卧,思茫茫。
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因对东坡文化的热爱相聚彭城。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我们分享真知灼见,互学互鉴,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缔结了深厚情谊。这份情谊,必将成为我们未来继续探索东坡文化、传承中华文脉的坚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