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潼记事之五毛钱的“侠客”》

路口停着辆三蹦子,车上橙子金灿灿的,叶片上沾着清晨的露水和田野的气息。老人倚着车,悠悠地抽着烟,目光仔细地打量着每一个经过的潜在买家。不知怎的,这场景竟让我忽然想起朱自清先生《背影》里,那个执拗地、蹒跚地穿越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我很好奇,那位沉默的父亲,当年是否也曾在这样一个相似的老人和他的果子摊前,短暂地驻足过?

“咋卖?”

“两块五。”

我挑了十来个,他看着称说:“十块零四。”我没看见支付码,给他10块现金,正低头找那五毛零钱,只听他说:“算了,现金就10块吧。”

这时,一辆人力三轮车在旁边停下。骑车的老人用本地话询问:“是爱媛38号不?”

“不是不要钱!”卖橙老人捏着我刚递过去的五毛硬币,反问:“你要多少?”可那眼神,却悄悄从我脸上掠过。

我忽然明白过来——他是怕我刚买的价钱,影响了下一位顾客。

忍不住笑了:“老大爷您稍等,我马上就走。”又补了一句,“我刚原价买的,老板这会儿可不好意思跟您讲价呢!”

拎起袋子,跨上车,拧动电门。很怕走慢了,影响他生意。骑出几步回头看去,两位老人已经凑在一起,一个挑橙子,一个递袋子。

风寒,心却暖。想起那句:成年人之间最朴素的体贴——看破不说破,顺手递把梯子。

让该落幕的及时退场,让该开场的顺利登台。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藏着最实在的江湖规矩,今天我做了一次“侠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